威廉-腓特烈-路德維希親王點零頭,法國人這個時候搞事情的幾率確實不大,現在打破維也納體係並不符合他們的利益。
警惕隻是一種本能反應,這是拿破侖吊打歐洲留下來的後遺症,那怕時間過去了這麼久,大家對法國還是非常的忌憚。
“嗯,正常情況下法國人是不會動手,不過我們還是不能掉以輕心,命令前線的部隊加強戒備,不要給法國人留下可趁之機。”
盡管現在世界第一陸軍強國還是俄國人,可是近東戰爭法軍的表現,還是讓大部分人都認為法軍戰鬥力才是世界第一,俄國人隻能靠數量壓製他們。
這裏麵還有弗朗茨的手筆,故意誇大了法國饒實力,讓大家對法軍的認識停留在拿破侖時代。
這個錯誤的認識,才讓法國人在外交上處處受製。迫於外交壓力,拿破侖三世繼位過後很少在歐洲大陸搞事情。
即便是對萊茵蘭、比利時虎視眈眈,也沒有采取任何實際行動。
揭開這個蓋子,顯然是不可能的。身在局中拿破侖三世政府,根本不知道現在法軍的戰鬥力,並沒有當年那麼牛逼。
這不是訓練上的差距,而是沒有拿破侖時代鑄造出來的軍魂。尤其是經曆了近東戰爭的慘烈後,法軍鼓舞起來的士氣也消耗的差不多了。
不過因為雙方的高傷亡交換比,法軍還是保住了名頭。
要戳破這個虎皮,唯一的辦法就是和一個強國打一仗,打輸了自然就暴露了。不過在維也納體係下,大國直接開幹的幾率太低了。
提心吊膽的不光是普魯士政府,撒丁王國和比利時王國同樣擔心不已,大家都在祈禱凶手千萬不要和自家有關係。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拿破侖刺殺案終於有了答案。1858年8月15日,法國政府公布了案情,凶手是四名意大利人。
一看名字,弗朗茨都無語了還是曆史上那四位意大利英雄,隻不過這回他們不走運,怕是等不到赦免令了。
拿破侖三世夫婦雖然沒有事,可是隨行的護衛中有三人中槍,一缺場死亡。
要是拿破侖三世再赦免刺客的罪名,估計手下人就要寒心了。
無論是為了鞏固君主威嚴,還是為了利益,他都要找撒丁王國的麻煩,誰讓撒丁王國和他們接壤呢?
現在的國際形勢下,法國人想要在歐洲大陸上獲得擴張太難了。環顧四周,最好欺負的就是撒丁王國了。
現在現成的借口送上了門去,不咬下一塊肉來,法國政府恐怕不會善罷甘休。
原本準備下令前線的部隊做好戰鬥準備,隨及弗朗茨又放棄了。要是拿破侖三世腦袋抽風,主動送上門來就再好不過了。
大世之爭,計較一城一地的得失,完全沒有必要。要是法國饒目標是奧地利,那麼弗朗茨不介意引君入甕。
受限於交通、後勤補給,現在根本就打不起滅國之戰。法奧之間的實力差距不大,基本上戰爭在誰家的土地上打,誰的勝算就高。
如果能夠把法國主力忽悠出來,弗朗茨不介意先故意裝慫,然後再組建反法同盟,一次性打斷法國饒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