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蘇伊士運河股權(2 / 2)

畢竟現在是兩國聯手,不會因為英國人搞破壞,後期被迫放棄使用奴工,從而大幅度增加施工成本。

看著手中的協議書,弗朗茨微笑著:“催促一下法國人,讓他們盡快開工。”

既然加入了運河計劃,自然不可能像曆史上法國人那樣磨磨蹭蹭了,前前後後十餘年才把大運河挖通。

“是,陛下!”梅特涅回答道

財政大臣卡爾問道:“陛下,運河公司的投資我們是不是學習法國人,向資本市場募股?”

蘇伊士運河是穩賺不賠的投資,不過能夠看到這一點的,隻有少數人。

在大多數人看來,這是收益未知的長期投資,在資本市場上並不是那麼受寵。

曆史上,蘇伊士運河就因為資金不足而停工。如果不是法國政府的支持,不等運河挖通,運河公司就先破產了。

習慣了悶聲發大財的弗朗茨,自然不會嚷嚷著全世界都知道了,別人不願意投資,他正好撿便宜。

考慮到吃獨食的危害性,弗朗茨決定還是讓政府頂在前麵,不然未來財源滾滾都進了皇室的腰包,很容易引起非議。

“經濟危機還沒有過去,市場的承受力有限。政府認購一半,剩下的股票放入市場流通。”

毫無疑問,所有流通的股票都隻要分紅權,投票權還是在維也納政府和巴黎政府手鄭

曆史發生了拐點,原本民間資本主導的蘇伊士運河,現在變成了兩國政府合作項目,充斥著濃濃的政治意味。

倫敦

法奧兩國聯合開挖蘇伊士運河,給英國政府的鐵路計劃帶來了巨大的衝擊,畢竟水閱成本更低。

一旦蘇伊士運河通航,英國饒地理位置優勢就會下降,法奧兩國進入印度洋的路比英倫三島更近。

格蘭維爾首相擔心的還不僅僅隻是一條大運河,更多的還是法奧兩國關係的改善,這令倫敦政府很難受。

和曆史上不同,現在俄國人尚未丟失歐陸霸權,法奧兩國都還隻是潛在競爭對手,沒有到直接爭奪霸權的地步。

沒有足夠的利益,兩國政府自然會互相克製了。現在的奧地利比曆史上強得多,在近東戰爭中吃了一次虧,法國人也謹慎了起來。

“諸位,法奧兩國關係升溫,這對我們的歐陸平衡戰略帶來了巨大的衝擊,大家有什麼看法?”

財政大臣約翰-羅素道:“首相閣下,你太敏感了。

法奧兩國也就是在蘇伊士運河的問題上進行了合作,在別的地方他們還是存在著很多衝突,兩國真正聯手的可能性不大。”

法奧兩國確實存在著衝突,歐陸霸權暫且不,光在非洲殖民地的問題上,雙方就多次發生衝突。

隻不過這種衝突,幾乎所有的殖民帝國間都存在,還上升不到兩國敵對的地步。

外交大臣托馬斯分析道:“在維也納體係下,過去的幾十年裏法奧兩國關係一直都很不錯。

直到二月革命過後,兩國關係才逐漸冷淡。兩國關係破裂還是在德意誌統一戰爭中,現在因為共同的利益又站在了一起。

不過這還影響不到我們的利益,隻要法奧兩國有爭霸歐陸的野心,兩國關係早晚都會破裂。

即便是現在關係親密的俄奧同盟,在歐陸霸權問題上早晚會分道揚鑣,我不相信維也納政府沒有野心。”

這是現實問題,在利益麵前盟友都是不靠譜的。除非各國實力一直保持平衡,不然早晚會走向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