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金礦(1 / 3)

幾內亞

這個年代還沒有開發過,大部分地區都是熱帶森林。現在又是雨季,叢林中更是危險重重。

不過,這都擋不住人們發財的熱情。奧地利殖民者們已經開始向內陸伸出了觸角,都不需要政府組織,想要發財的民間武裝團隊,已經自發的行動了。

這個年代的歐洲人,隻要是主動前往殖民地的,那都是敢拚敢闖的存在,可比維也納政府強製移民過來的人有膽子大的多。

這也和難民的青壯比例有關係,受巴爾幹戰爭的影響,大量的青壯死亡,最後前往非洲大陸的難民就出現了女多男少的局麵。

這對維也納政府開發非洲大陸來也是一件好事,這個年代從事殖民活動的基本上都是男子,各國都在為殖民地男女不平衡頭疼。因為這個問題,後世殖民地出現了一大堆混血兒。

現在不用頭疼了,大量的女性移民解決了這個問題。一旦他們組建了家庭,那麼基本上就穩定了下來。

弗朗茨已經製定好了宣傳計劃,就差發現黃金了。

沒有辦法,這個年代的歐洲人就認金礦,對大多數人來,挖掘金礦是最容易讓他們一夜暴富的手段。

為了吸引移民,弗朗茨都忍痛放棄了獨霸金礦的計劃。當然,不知道金礦的具體位置,也是一個主要原因。

……

雨後,菲克尼男爵帶著殖民隊伍上路了。作為傳統的德意誌軍事貴族家族,在這個大變革的年代裏,他父親那一代就沒有能夠跟上時代的步伐,家業慢慢的敗落了下來。

本來土地上的產出就不多,在廢除農奴製過後,他的收入就更少了。僅靠封地裏麵的收入,已經無法繼續維持他那奢侈的貴族生活。

為了不變成破產貴族中的一員,在維也納政府開辟非洲殖民地後,菲克尼把封地抵押給了銀行,組織起了一支兩百饒殖民武裝。

不同於別的殖民武裝,他這支隊伍所有人都是知根知底,都是由封地中雇農組成的私軍。

這些人是菲克尼家族多年經營出來的結果,縱使廢除了農奴製,當地民眾仍然對他進行效忠。

盡管在所有前往非洲大陸的殖民團隊中,這支隊伍的規模隻能算是中等,可是戰鬥力卻是靠前的存在。

這是貴族家族的底蘊,那怕是沒落遺留下來的資本,也不是爆發戶能夠比得上的。

……

“男爵,哨兵在前麵發現了土著部落在狩獵,人數大約在一百五十人左右,他們的武器主要是弓箭和骨刺。”一名中年男子嚴肅的

菲克尼眉頭一皺,他非常不喜歡和這些純粹的土著部落打交道,雙方根本就沒有辦法溝通。

他又不是奴隸商人,對抓奴隸的沒有什麼興趣。盡管這個時期美國的奴隸商人,已經出現在殖民據點專門收購奴隸,並且出價還不低。

貴族出身的菲克尼還是拉不下臉,跑去做奴隸販子,他認為這有辱家族的榮耀。

對於那些墮落到靠賣奴隸獲利的團隊,他從來都是鄙視的。

維也納政府也是禁止了奴隸貿易的,在弗朗茨繼位不久就頒布了《廢奴法案》,這是維也納政府解放農奴製的法律依據。

當然這部法律,暫時還管不到非洲大陸,隻要不把奴隸弄到奧地利本土去,那就不會有人過問。

美國人、葡萄牙人做奴隸販子,殖民政府從來都不過問,也管不了他們,這裏是非洲大陸,秩序就是靠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