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可怕的疾病(2 / 3)

這麼折騰下去,都忙著打壓對手了,哪裏還有精力開辟殖民地。殖民擴張也是有極限的,盲目進行擴張很可能會賠的底朝。

不是所有土地,都擁有殖民的價值;甚至同一地區,由不同的國家統治最後產生的效益也不一樣。

沒有戰略價值、經濟價值一般的殖民地,通常都是誰先占了歸誰;要是戰略價值高、利益豐厚的殖民地,那麼一番龍爭虎鬥自然是少不聊。

19世紀中期過後,各國為海外殖民地發生過爭執,但是因為爭奪殖民地引發殖民帝國間戰爭的卻非常少。

原因就是最肥沃的土地已經被大家瓜分完了,剩下的土地不值得大家發動戰爭。到底大家都是為了利益,賠本的買賣沒人做。

沉思了片刻功夫後,拿破侖三世自信的道:“對我們來,這應該是一件好事,奧地利人開啟海外殖民,勢必要加大海軍上的發展力度。

這麼一來,我們本土所麵臨的軍事壓力會很多。和奧地利人比,我們在海上的優勢,可要比陸地上大的多。

由於地理位置的關係,在海外殖民地爭奪上,奧地利人處於了然上的戰略劣勢。

除非隻是在地中海向非洲大陸發展,要去別的地區發展,他們都要從我們的眼皮子底下過,還要從英國饒眼皮子底下過。

他們在海外投入的力量越大,未來在外交上他們就越不敢和我們翻臉,不然我們隨時可以卡住他們的脖子。”

完,拿破侖三世神色一暗。奧地利的情況確實如他所,開辟海外殖民地處於了劣勢,把弱點暴露在了他們麵前。

可是掌握直布陀羅海峽的英國人,何嚐又不是卡住了他們的脖子呢?一旦兩國發生戰爭,英國人隨時可以將法國海軍一分為二,讓他們首尾不能相顧。

為什麼奧地利政府會放棄在海外開辟殖民地,難道真的是他們對殖民地帶來利益不感興趣麼?

顯然是不可能的,大家都清楚海外殖民能夠帶來豐厚的利益。可是對海外殖民來,奧地利的地理位置太坑了,在海外殖民過程中他們吃虧了。

沒有發展壯大還好,憑借奧地利的實力,戰略價值一般、且經濟價值一般的殖民還可以保住,一旦遇到了肥肉,那肯定是搶不過英法的。

就為了幾塊戰略價值不高、經濟價值不高的殖民地,就投入大量的財力發展海軍,在之前的奧地利政府看來,這樣的付出和回報不成正比。

可是時代在發生變化,隨著工業化的發展,往日看來是雞肋的海外殖民地,再次展露出了價值。

不要看奧地利地理位置上似乎吃虧了,可是弗朗茨清楚,隨著海軍技術的發展,這種弱點在未來會越來越。

風帆戰艦時代,奧地利海外殖民在路程遠上要比英法多走上千海裏,這非常的致命,意味著成本和風險的雙重增加。

可是隨著鐵甲艦時代的到來,蒸汽機在戰艦上的運用,距離上的難題正在被逐步解決。

尤其是蘇伊士運河開通過後,奧地利衝出地中海進入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的航程將大幅度減少,安全性也會大大提高。

這也是維也納政府緩和法國關係的原因之一,開挖一條運河連通地中海和紅海,已經被弗朗茨提了出來。

這需要和法國人合作才能夠完成,奧地利在埃及的話語權還是太低了,就算是弗朗茨繼位過後加強了對這一地區的滲透,也不可能短時間內就追上去。

……

克裏米亞半島,英法俄三國進行了慘烈的大戰。戰場上的傷亡,還在各方的承受範圍之內。

可是潮濕的氣候、種類繁多的昆蟲、凶狠的血吸蟲侵襲,帶來了疾病的傳播,造成了大量的非戰鬥減員出現,這就令人難以忍受了。

到了1854年春季,聯軍非戰鬥減員人數,第一次超過了戰場上的傷亡人數。當然俄國人又沒有能夠幸免,隻不過他們比聯軍更加能夠適應當地氣候,非戰鬥減員人數相對來要少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