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國際政治外交(3 / 3)

無欲無求,這就是弗朗茨對希臘的態度。原因非常的簡單,拋開戰略上的因素不提,曆史上在希臘投資的各國全部都虧了。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希臘王國馬上就要因為財政困難,無力支付各國貸款,然後被各國托管了一段時間他們的財政。

這還不是一次兩次,這個弟誰收了,誰就要給他們提供貸款,讓他們維持下去。

英法那種金融占主導的國家,這種生意他們還可以做,資本家可以利用各種手段籌集資金,從中謀取利益,最後就算是貸款、債券還不上,也隻是普通民眾倒黴,他們提前就獲得了足夠的利益。

奧地利卻無法這麼玩兒,國內沒有足夠多的閑散資金,去參加這種投機活動。金融集團敢這麼玩兒,維也納政府就第一個不答應。

這些資金用來發展國內,可比拿去收買希臘人要合算的多。在發展自身的理念下,奧地利金融資本在國際資本市場上就顯得非常低調。

不低調也不行,和英法財團相比,奧地利國內的金融集團財力還是太弱了。要是太活躍,搞不好落入陷阱中,就被人家一口給吞了。

自從西進戰略結束過後,維也納政府就在緩和同歐洲各國的關係。

沒有利益衝突的時候,大家外交關係恢複的自然很快。尤其是國,隻要維也納政府拋出橄欖枝,相互之間的關係馬上就緩和了下來。

在國際外交上如果記仇的話,那麼恭喜你,不久的將來,全世界都是你的敵人。

包括德意誌聯邦帝國的主導權問題,實際上都是英奧兩國妥協的結果,要是兩國爭執不休,也不可能那麼快就選出皇帝來。

現在修複法奧關係,又成了外交部工作的重點,估計巴黎政府也會做出差不多的決定。無他,利益爾!

不要看拿破侖三世一貫都執行的是親英政策,就認為英法是盟友了,實際上他們隻是在對付俄國饒時候是盟友。

在大多數時間,英法都站在了對立麵。英國人是世界第一海軍強國,法國人是世界第二海軍強國,並且雙方的實力差距也並沒有後世那麼大,法國海軍擁有皇家海軍六七層的實力。

這個數字已經足以讓老大打壓老二了,加上雙方海外殖民地上的衝突,英法矛盾也不是一星半點兒。隻不過毛熊拉仇恨的能力太強大了,直接把英法矛盾都給掩蓋了過去。

在這種背景下,曆史上克裏米亞戰場上占到了便宜過後,拿破侖三世馬上就和俄國人談判,絲毫沒有顧及英國盟友的感受,就是因為法國人需要俄國人牽製約翰牛。

複雜的國際關係,令弗朗茨很頭疼。在走出去開辟海外殖民地前,奧地利和各國基本上都沒有太大的利益衝突。

這一步踏了出去,情況就馬上不一樣了。和殖民地國家發生衝突是早晚的事情,怎麼處理這些關係,就是奧地利外交部麵臨最大的難題。

從方麵來,英國人還做了一件好事。盡管他們是為了避免歐洲大陸戰爭爆發,擔心錯過了遏製俄國饒機會,可是德意誌聯邦帝國的建立,還避免了法奧兩國的直接衝突。

甭管這個緩衝的力度有多大,有這個緩衝存在,在法奧兩國政府都不用直麵對方的軍事壓力。

弗朗茨忌憚法國人,拿破侖三世又何嚐不忌憚奧地利呢?明麵上兩個大國的實力可是勢均力敵,西歐和中南歐形成了平衡。

平衡意味著穩定,在沒有足夠的利益出現前,無論是巴黎、還是維也納都不會冒然打破這種平衡。

法國人想要在外麵擴張殖民地,那麼勢必要增加海軍上的投入,為了本土安全,緩和同奧地利的關係是必然的選擇。

同樣想要加入這場盛宴的維也納政府,為了自身的安全,也必須要緩和兩國之間的關係。

在這種背景下,法奧兩國關係升溫就成為了必然。而聯手調停希臘問題,又為兩國關係創造了一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