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人不能倒下,至少在新神聖羅馬羅馬帝國完成內部整合前不能倒下,不然他們就要夾著尾巴做人了。
弗朗茨關心問道:“元帥,有什麼辦法,可以讓俄國人攻克君士坦丁堡?”
在弗朗茨看來,近東戰場上最容易破局的就是君士坦丁堡,隻要俄國人攻克了這裏,這場戰爭就打不下去了。
博斯普魯斯海峽最窄的地方就那麼750米,最寬的地方也就那麼3.7公裏。隻要給俄國提供一批岸炮往岸上一布置,就隔絕了黑海和外界的海上通道。
沒有海上通道連接,奧斯曼帝國的交通和俄國人有得一拚,如果從亞細亞半島陸路轉運物資,那麼克裏米亞半島上的英法聯軍後勤補給必定出現問題,除了灰溜溜的跑路別無他法。
拉德斯基元帥分析道:“陛下,君士坦丁堡本來就是一座要塞城市,易守難攻,駐守的又是法軍精銳部隊,還有海軍提供火力支持。
想要正麵強攻,唯有靠實力硬耗。打到法軍承受的極限,才有可能攻破這座城剩
現在俄國人最正確的選擇,就是調集大量的火炮對著君士坦丁堡狂轟,再堅固的堡壘也是有極限的。
奧斯曼帝國早就腐朽了,君士坦丁堡百年來都沒有遭到過威脅,他們早就放鬆對城防工事的升級改造。
在近東戰爭爆發過後。奧斯曼政府才進行了一下搶修、加固,可時間還是太短了,這就是俄國饒機會。
這些防禦工事,大部分都是無法抵擋重炮攻擊的。隻要俄國人舍得下本錢,弄上幾百門重炮一點一點兒敲,也可以打破這個烏龜殼。”
這是純粹的笨辦法,完全是以力壓人,但卻是現在唯一可行的辦法。
問題是英法也可以弄來大量的火炮和俄國人對轟,最後雙方還是要拿人命往上填。不死上十萬八萬,估計君士坦丁堡是不可能被攻破的。
這個年代的火炮命中率很低,俄軍隻要分散炮兵陣地,對著君士坦丁堡這座城市轟就行了,目標那麼大總是可以把炮彈打進去的,英法要摧毀俄軍的炮兵陣地就難了。
弗朗茨覺得傷亡嚇不倒俄國人,沒準軍費開銷先把俄國人給拖垮了。單單是幾百門重炮,沒有幾千萬盧布就搞不定,一輪齊射下來還要幾十噸彈藥。
既然要達到狂轟的效果,一打出去幾千噸彈藥,都隻是普通操作。要轟平君士坦丁堡,知道最後要消耗多少彈藥。
可是不這麼打,按照俄國人目前的進攻方式,交換比都打出了四比一,就算是灰色牲口不值錢,也經不起這麼消耗啊?
按照現在的情況,弗朗茨可以肯定的,最多再堅持一年半載時間,沙皇政府就會因為傷亡過大而被迫放棄。
弗朗茨想了想:“參謀部整理一份計劃,轉交給沙皇政府,用不用就隨他們去吧!”
他不信俄國政府中沒有聰明人看出來,在沒有火力優勢的情況下,盲目的拿人命去填君士坦丁堡這個巨坑,完全就是找死的行為。
根據弗朗茨收到的情報,君士坦丁堡戰役爆發以來,俄軍的傷亡人數已經逼近了兩次保加利亞會戰的總和。
聖泵堡都在準備換掉緬什可夫了,在這位“才”指揮官的指揮下,俄軍的傷亡一直都是居高不下。
這份計劃不是給聖泵堡政府看的,而是給俄軍巴爾幹總指揮緬什可夫看的,如果不想灰溜溜的回到聖泵堡,他就一定會考慮奧地利的建議。
作為俄軍的高層將領,沒有人能夠忍受攻克君士坦丁堡的誘惑,隻要完成了這一偉業,就會以俄羅斯“民族英雄”的身份,被記錄在俄國曆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