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抗是不可能抵抗的,戰爭剛剛爆發的時候,他們還有點兒自信心,認為巴伐利亞王國可以抵抗一下,等待援兵抵達。
自從收到了厚厚的一疊中立宣言後,巴伐利亞政府就徹底的喪失了信心,在他們看來這是民眾已經拋棄了政府。
看奧地利的行軍速度就知道了,一路上根本就沒有遇到什麼抵抗,不然這百八十公裏路,怎麼能夠兩時間就走完呢?
至少也要四五吧,當然多個兩三也解決不了問題,可這能夠增加大家的信心啊?
不然想現在一樣,搞的大家看誰都不放心,生怕守軍把他們給賣了。
馬克西米利安二世苦笑著:“這有用麼?”
這次事給他帶來的打擊有些大,本來他還自認為很得民心的,結果現實非常的殘酷,紛飛而來的中立宣言,看起來就像所有的巴伐利亞民眾都恨不得要他快點兒滾蛋。
財政大臣巴澤爾安慰道:“陛下,民眾們隻是對這次戰爭不滿,他們並沒有投靠奧地利人……”
馬克西米利安二世失望的:“都一樣,他們已經用實際行動做出了選擇,要支持德意誌地區統一,我們卻在螳臂擋車,想要建立一個大巴伐利亞!”
跑路?
馬克西米利安二世還是有點兒政治頭腦的,現在要是跑路,未來還能夠回來麼?
就算是有列強的支持,要是遭到了民眾的抵製,他這個國王又怎麼坐的穩?
如果要是巴伐利亞王國被奧地利吞並了,他跑不跑路都是一樣的結局。反正奧地利人也不會拿他這個國王怎麼樣,還必須要好吃好喝的給供著。
首相奧古斯特繼續勸道:“陛下,事情或許還沒有那麼糟糕,就算是丟失了慕尼黑,我們也可以前往西部地區立足。
東部被奧地利饒滲透太嚴重了,才造成了現在的局麵。
隻要我們守住了西部地區,等待各國援兵抵達,局勢就會發生改變,他們是不會看著奧地利吞並巴伐利亞的。”
不待馬克西米利安二世做出決定,一個侍從匆匆跑了進來,慌張的:“陛下,大事不好。剛剛慕尼黑市政府議會做出了決定,宣布在這次戰爭中保持中立,城內的局勢恐怕要發生變化。”
中立也是會傳染的,一場注定失敗的戰爭,誰願意打下去?
慕尼黑議會表示,他們早就想要中立了,如果不是因為中央政府就在城內,他們用的著等到現在麼?
這個時候,奧地利人已經兵臨城下了。城內早就人心惶惶了,萬一打了起來,輕則損失慘重,重則一命嗚呼。
這個時候,無論是資本家,還是貴族都不想打這場注定沒有希望的戰爭。
直接勸國王投降,這個風險太大了,沒有人想當出頭鳥。這個時候議會就給發揮作用了,由議會代表民意,告訴國王戰爭打不下去了。
反正中立的地方那麼多,半個巴伐利亞都宣布中立了,他們也算是順應潮流,絕對沒有出賣國王的意思。
這些人還算是文明的了,充分明了巴伐利亞政府日常工作做的還行,不然現在城內的這些人就要造反了。
馬克西米利安二世讀懂了內在的含義,大家不想打這場戰爭的心情,他可以理解,他本人也不想打這一場沒有未來的戰爭。
列強的幹預確實出現了,英法俄西等歐洲各國,都譴責了奧地利的野蠻行為,責令他們停止戰爭。
結果奧地利軍隊還是出現在了慕尼黑城下,各國的聯合幹預還沒有來得及組織起來,巴伐利亞王國就要完蛋了。
這意味著奧地利可以無視列強的威脅,背後包含的東西就多得去了。如果到了這個時候,馬克西米利安二世還猜不到原因,就是真的是傻子了。
維也納政府不可能頂著所有列強的壓力采取軍事行動,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都不能無視列強的集體意誌。
唯一的解釋就是,列強被分化了。以奧地利的實力,隻要有一家列強支持或者是默認,就可以無視這種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