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我們連日來的努力,企圖利用和平手段統一德意誌的計劃,在國賊和外賊的勾結下最終以失敗告終。
但是德意誌終將被統一,這是曆史賦予我們的使命。
這個時候,或許我們應該換一種放式來實現國家統一了。
偉大的德意誌從誕生以來,就充滿了鐵和血,現在我們別無選擇了。
既然有人逼迫我們走上了這一步,那麼就用鐵和血清掃這個腐朽的世界,鑄造這個帝國新的輝煌!
……”
所有人都知道,奧地利變了。主和派的首相變成了主戰派,奧地利的國策發生了重大改變。
隨後的幾,奧地利高層紛紛發表了類似的演講,奧地利政府全部變成了主戰派。
總之:我們愛好和平,但是我們更愛德意誌,為諒意誌的統一我們不惜一戰。
這些公開的表態,瞬間令德意誌地區輿論嘩然,很多人突然反應了過來,這是戰爭要來臨了?
沒有讓大家等多久,1853年6月5日,弗朗茨發表《告德意誌國民書》。
“和平已經死去,德意誌的統一之路隻剩下了一條,那就是戰爭。
曆史賦予了責任,我無法逃避,因為我對這片土地、這個國家,愛的深沉。
為了避免德意誌地區分裂,我們必須要抹殺任何一個企圖分裂德意誌的可能。
現在在上帝的見證下,我決定誅國賊,清除一個勾結外賊,企圖分裂德意誌地區的腐朽政權。
……”
不管大家信不信,反正弗朗茨就認定了巴伐利亞政府勾結英法俄,企圖分裂德意誌。
《告德意誌國民書》就是一份宣戰書,在弗朗茨發表宣言的同時,奧地利政府已經向巴伐利亞遞交了戰書。
戰書的封麵赫然是:誅國賊。
還沒有反應過來的巴伐利亞政府傻眼了,奧地利政府的態度變化實在是太快了。
要知道不久前列強還集體警告奧地利,按照正常情況,他們不可能在這種背景下使用武力。
馬克西米利安二世沒有功夫追究為什麼,當機立斷下令道:“立即向英法俄求援,請他們出麵幹涉;國內立即進行全國動員,同時向德意誌地區邦國求援,請他們立即出兵支援。”
首相奧古斯特補充道:“陛下,我們必須要馬上對外澄清,奧地利政府扣在我們頭上的罪名,絕對不能夠承認,不然就完蛋了。”
軍事上的問題還好,就算是打了敗仗,有列強的幹預,他們還有保住政權的機會;要是政治上失敗了,就算是趕走了奧地利人,也沒有他們的事了。
外交大臣巴克豪斯驚呼道:“不好,奧地利人是有預謀的,我們中計了!”
馬克西米利安急切的問道:“怎麼回事?!”
外交大臣巴克豪斯臉色一沉,苦笑著:“陛下,輿論對我們非常的不利,前麵發生了一連串的事情,都把我們和英法俄綁在了一起。
恐怕在很多德意誌民眾看來,我們就是勾結外賊的國賊,就算是進行解釋,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扭轉這種情況。
奧地利在巴伐利亞的影響力非常大,如果民眾認定我們是國賊,那麼恐怕……”
不待他完,大家都知道遭了。這個時候,要是英法俄跳出來幹預,則證明了巴伐利亞政府和他們有勾結,要是他們不出來幹預,奧地利就能一口吞下巴伐利亞。
這是兩難的抉擇,怎麼選擇前方都是坑,無非是跳哪一個的問題。
馬克西米利安二世狠狠的:“管不了那麼多啦,先度過眼下這一關再。
奧地利人多半是看英法俄三國鏖戰,不能齊心協力幹涉他們的行動,才鋌而走險的。
可他們不知道,我們和英法俄三國有約定,他們一定會出手幹預的。
統一的德意誌帝國太恐怖了,這是歐洲任何一個列強都無法容忍這種情況發生。
奧地利現在出手,就等於出局了,我們必須要借這個機會,將他們踢出德意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