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費利克斯首相現在可是巴伐利亞王國最不穩定的因素,身份地位又太高,巴伐利亞政府隻能期待他快點兒滾蛋。
政府有多討厭他,民間就有多歡迎他,大部分巴伐利亞民眾對這位和平主義的奧地利首相都非常尊重。
大約過去了一個多時,費利克斯停止了演講,進入了互動交流環節。
一名青年學生激動的:“尊敬的費利克斯首相,我想請問如何能夠保證,神聖羅馬帝國可以公平的對待每一個邦國?”
這種問題,一路走來費利克斯已經回答了很多遍,他再次重複道:
“這個問題很簡單,靠製度、一個公平的製度。我不相信所謂的人治,因為人都是有私心的,生就有傾向性,隻有靠公平的製度來解決問題。
這個製度將由所有的邦國共同參與製定,並且在全國公示,由大家共同來評判是否公平。”
扯淡模式開啟,場下的掌聲響起來,巴伐利亞政府的隨行官員閉上了眼睛,似乎是要眼不見為淨。
又一名年輕學子好奇的問:“首相閣下,這種完美的製度存在麼?”
費利克斯毫不猶豫的回答道:“不存在!”
不理會現場的嘩然,他繼續道:“世界上根本沒有最完美的製度,今看起來美妙的製度,到了明可能就過時了,我們能夠做的就是不斷更新製度,讓它變得更加適合我們。
從人類社會的起源開始,最早的部落文明,母係氏族然後到父係製度,然後進入奴隸製時代,最早的國家出現……
這一係列的社會變遷,都是在自我修整、完善社會製度。在我們今看來,現在的製度比過去更先進。
可實際上如果我們的祖先,采用了現在的先進製定,德意誌民族已經變成了曆史,甚至是在曆史書上都找不到了。
這是製度的問題麼?顯然不是的!
社會生產力決定生產製度,所以不要人雲亦雲的抨擊過去社會體製腐朽、落後,至少在當時,那些製度是符合需要的。”
跑偏了,沒有辦法大家的思想太活躍,問題太過刁端,費利克斯不得不往遠處引,盡可能的控製住節奏。
……
“首相閣下,神聖羅馬帝國建立過後,奧地利就會成為新的中央政府,這對其它邦國是否不公平呢?”
一名青年學生的問話,再次把話題拉了回來。
“你錯了,中央政府是由各邦國共同組建的,如果奧地利充當中央政府,這個中央政府能夠指揮的動誰?
至於公平,我想隻能靠一部公證的憲法來保證。大邦國和邦國在政治上的話語權肯定不一樣,如果非要拉到一樣,實際上對大邦國又不公平了。
真正的公平隻是一視同仁的待遇,而不是特權,我理想中的神聖羅馬帝國是一個沒有特權的世界。
你為這個國家做了多少貢獻,就可以獲得多少回報。這個回報可以是金錢,也可以是社會地位。
換句話,就是打開通往上流社會的大門,盡管這個門可能開的隻是一個縫。”費利克斯首相繼續忽悠道
真真假假真真,反而讓他的演講更加有服力。
公開的揭示了社會的殘酷,各邦國都沒有特權,但是個人社會地位的差距依然存在。
這種演講模式,是奧地利政府幕僚團們苦心研究出來的結果。既要能夠調動民眾們的情緒,又不能讓這種情緒失控。
這個度可不好把握,萬一把狂熱的民族主義引爆了,奧地利也要吃不了兜著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