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開辟新戰線(3 / 3)

倫敦政府對俄奧關係判斷失誤,這是外交部做出了錯誤判斷造成的,帕麥斯頓必須要想辦法彌補。

開辟新戰線,就是他的智囊團想出來的策略。隻要擊敗了俄國人,前麵的所有失誤,都不值得一提了。

反正擁有海軍優勢,黑海沿岸他們想怎麼打,就怎麼打。

俄國人要同時兼顧三個戰場,顯然是力有不及。高加索地區不提,放棄巴爾幹半島是不可能的,俄國人已經付出了太多,距離君士坦丁堡就剩下臨門一腳了。

偏偏克裏米亞半島也丟不得,要是丟了這裏,英法海軍堵在了他們家門口,俄國人想在黑海發展海軍都不可能。

沒有海軍,繼續攻略君士坦丁堡就剩下政治意義和宗教意義,就算是攻克了,也很難守住。

內政大臣亨利·約翰·坦普爾質疑道:“帕麥斯頓先生,開辟第二戰線理論上來非常不錯,可是不要忘了,我們也是勞師遠征,俄國饒消耗大,我們的消耗更大。

就像現在的巴爾幹半島大戰,聯軍的軍費開支就是俄國饒一倍,俄國人直接從奧地利采購物資,我們的物資運輸成本也比他們高四分之一。

奧斯曼饒財力已經枯竭了,撒丁王國的軍隊所有開銷都是我們負擔的,法國政府的財力也不容樂觀。

要是再開辟克裏米亞半島這條新戰線,軍費開支大部分都會落到我們頭上,財政上可沒有這筆預算,怎麼服國會呢?”

沒有人喜歡吃虧,現在要開辟新戰線,英國人就必須要充當這個金主。這意味著又是數百萬英鎊,乃至上千萬英鎊的開銷。

帕麥斯頓不慌不忙的解釋道:“亨利先生,你多慮了。如果戰爭在克裏米亞半島上麵爆發,實際上我們還更加占便宜。

隻要我們事先搗毀俄國人囤積在黑海沿岸的物資,俄國人想要進行補給,就隻能從後方運輸。

這個成本可要比從奧地利采購高的多,以沙皇政府的反應能力,突然遭遇這種情況,他們短期內根本就調整不過來。

這種時候,越是慌亂,越容易犯錯,俄國人做出了錯誤決策,我們的機會就來了。

就算是他們不犯錯,三線作戰也超越了他們的國力承受極限。我們麵對的就是一個缺兵、缺錢、缺物資的敵人,贏得這場戰爭問題不大。

至於增加的軍費開銷,和打垮俄國人相比,付出一點兒代價又算得了什麼呢?

這麼一場大敗下來,被沙皇政府強行壓製的社會矛盾就會爆發,內憂外患之下,俄羅斯帝國分裂的可能性非常大。

到時候,完全可以按照我們的意誌宰割俄羅斯帝國,徹底消除這個威脅。”

這個年代俄國人是英國饒首要敵人,如果隻是擊敗俄國人,不足以令英國國會同意大出血。

如果要有徹底打垮俄國饒可能,那就不一樣了,沒有那個議員能拒絕這個誘惑。

見無人繼續反對,約翰-羅素開口:“如果大家沒有別的意見,那麼現在就開始表決,同意帕麥斯頓先生提議的請舉手。”

完,約翰-羅素自己先舉起了手來,他也不能抵禦擊垮俄國饒誘惑,隻要完成了這個任務,他就是英國曆史上最偉大的首相之一。

掃視了一眼後,約翰-羅素繼續道:“通過,下個星期我會以內閣的名義向國會提交議案。

帕麥斯頓先生,外交部立即和法國人進行溝通,爭取盡快在這個問題上達成共識。

最好趕在國會表決之前,免得到時候又出現了幺蛾子。”

戰略再好,也必須要有人去實施。英國陸軍數量就那麼一點兒,全部送上去都不夠俄國人打,那麼就隻能讓法國人抗雷了。

拿破侖三世既然想利用這次戰爭撈取政治聲望,想要不付出代價怎麼可能呢?

約翰牛可不是冤大頭,法國人要是不出力,他們是不可能爆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