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維也納,依舊涼爽。
美泉宮
梅特涅道:“陛下,俄國人向我們提出了購買武器生產線的要求,從手槍到火炮幾乎是無所不包。”
弗朗茨知道奧地利搶了俄國軍火集團的利益,這幫人肯定會有所動作,卻沒有想到他們的辦法居然是購買武器生產線。
想想也對,這個年代機械設備技術最強的是英國人,奧地利和法國緊隨其後,比利時和普魯士工業體係不完善再次之。
俄國人自己生產出來的機械設備,維護成本高不,設備性能還差,隻能是勉強能用,生產效率也沒有辦法和同行比,購買國外的生產線也是被逼出來的。
英法正在和俄國人開戰,就算是能夠從英法買的到生產線,他們也不敢使用。武器生產設備還是非常敏感的,不是民用物資,走私也就走私了。
如果從普魯士、比利時購買,也不是不可以。隻是這麼一來,前線那些遠征軍裝備的奧械武器,未來的維護他們就做不成了。
以沙皇政府的財力,不要指望他們能夠將價值幾千萬盧布的武器裝備丟棄,這些設備每年的維護也是上百萬盧布的生意。
資本家不會和錢過不去,為了利益最大化,購買奧地利的武器生產線也很正常。
弗朗茨無所謂的:“賣給他們好了。就算是同樣的設備,在俄國人手中生產出來的武器裝備,質量都要下降一個檔次。”
這不是他鄙視俄國人,而是事實。因為政府貪汙腐敗的關係,為了獲取更大的利潤資本家們肯定會偷工減料。
據弗朗茨所知,俄國人本土采購的破爛貨武器裝備,比國際市場上的價格還高。造不如買,就是這麼來的。
從奧地利進口的武器裝備,國內預算要比實際進口價格,增加了20這個具體比例,就要看經手官員們的節操和能力了。
梅特涅提醒道:“陛下,是不是要限製一下?要是俄國人拿到了全套生產線,未來對我們也是一個麻煩。”
盡管這個年代沒有技術封鎖的法,可是在軍工領域,也不是什麼武器裝備都能夠買到的,更何況還是武器生產線呢?
弗朗茨搖了搖頭:“沒有關係,現在技術變革日新月異。這些設備在十年之內還算不錯,要是十幾年過後,恐怕又要被淘汰了。
既然俄國人願意買,就成全他們好了。最好把他們變成長期客戶,用軍火貿易獲得的利潤來推進我們的軍工產業技術升級。”
俄羅斯的確值得忌憚,但是俄羅斯的工業技術真沒有必要太過在乎,在腐朽的沙皇政府統治下,他們的工業想要大發展都不可能。
梅特涅繼續道:“陛下,俄國人還提出了貸款申請。
根據商業貿易來看,1852年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我們同俄國饒貿易額增長了近兩倍。
雙方的貿易總額高達2.92億盾,其中我們進口總額8800萬盾,出口總額2.04億盾,貿易順差1.16億盾。
這部分貿易順差,主要是軍火和戰略物資出口,光這兩項的出口額就高達8300萬盾。
剩下的才是民用物資貿易,因為戰爭的關係,英法商品大幅度退出了俄國市場,給我們創造了機會。
我們提供給俄國饒貸款,他們已經用的差不多了。前期購買的戰略物資,這次會戰過後基本上也就消耗殆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