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不速之客(1 / 2)

第一章不速之客

“所謂甚則躍者,九月萬物盡衰,草木畢落而墮,則氣去陽而之陰,氣盛而陽之下長,故謂躍。”

寒月清輝,淙淙流水,一個少年在山間小路上踱步而行,看麵容不過十八九歲年紀,頭上還梳著兩個總角,似是要往後山而去

“這幾句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怎麼也想不明白……算了,還是明日去問問醫堂的張師傅吧。”這少年一邊走一邊還想著白天讀過的醫書,他倒也不急,想到明日這幾句話即見分曉,便不再想它,加快了步伐,徑向後山而去。

明月高懸,灑落下片片光羽,將夜晚的山林照的通亮一片。耳邊蟲鳴秋秋,遠山傳來陣陣野獸的嘶吼,讓這重明後山顯得越發幽靜起來。

那少年腳步漸快,到後來竟快如一陣山風,沿著山間小路七拐八拐,穿過一片灌木叢,到了一個古洞前。

原來這少年名叫葉仙,是青陽門三大掌教之一重陽子的獨子,俗話說虎父無犬子,這重陽子乃是天下正道領袖,料想葉仙也必是一個修行的好苗子。可是事情卻不是這樣。

青陽門依山立教,就坐落於青陽山脈之上,方圓五百裏,三山六十二峰,盡皆是青陽地界。青陽山脈靈氣濃鬱,物華秀美,乃是四海九州屈指可數的幾處天地元氣彙聚之處。青陽門還布有鎮教大陣,封住了此山的龍脈,令靈氣不能外泄。按理來說,人生活在其中,修為會越來越高,斷沒有生病衰弱的道理。

可奇怪的是,葉仙幼時卻是體弱多病,小病不斷,教內的名宿都來看了個遍,都看不出個所以然來,最後隻得說,先天不足。但看此時的葉仙雖不是龍精虎猛,身體卻也比尋常人強了太多.

“我才修習了這古洞中的秘法不到半年,就已有這樣的道果,這究竟是什麼法決,竟然如此霸道。”,一想到剛才自己奔走如飛的速度,就連平素十分鎮靜的葉仙也驚訝不已,咂舌噓歎。

正說話間,葉仙就走入了古洞之中,迎麵是一個長長的甬道,走過甬道就是一個三丈見方的廳室,左手邊隻有一個蒲團,半垛枯草,右手邊卻是什麼也沒有,但牆壁卻與他處明顯不同,通體焦黃,敲起來鏗鏘有聲,似是有人以法力重塑泥土,使之堅逾鋼鐵,上麵篆刻了密密麻麻的小字。整個古洞除此之外別無他物,簡單至極。

葉仙走到那蒲團前,轉身坐下,運轉目力,看著牆上的經文,開始修行秘法。

葉仙自小體弱,久病成醫,所以漸漸的就開始翻閱醫書,父親重陽子覺得葉仙為身體所累,學道已經是事倍功半,難登仙道大門,索性就讓他在書閣之中研究醫書。但俗話說的好,醫道不分家,重陽子的書閣之中既有醫家典籍,又有修行的功法。葉仙在研究醫書的同時,也常常去翻閱仙道典籍。

縱觀古今,不論是正道還是魔道的入門功法莫不是從呼吸吐納開始的,而這古洞中的秘法卻與眾不同,另行一道。在呼吸吐納的同時,心神還要固守靈台,令其如灼灼大日般映照全身,經脈如河流,髒腑如大嶽,關竅如深淵,如此才能藏精納氣,盡得天地之精華。

以前葉仙修習仙道心法,一日才及得上常人半日之功,如今按照這古洞中記載的秘法修行,進步竟如此神速,這件事要是傳揚出去,不知道會有多少魔道中人雲集青陽山,欲“借”此經一觀。

葉仙當下不再多想,閉目入定,開始修習這秘法的下一個階段。

……

過了子時,天地元氣陰極而衰,開始由陰轉陽,葉仙也就不再行功,起身出了古洞。

“明日便是蓮花盛會了,今天就先修習到這裏,還是早早回去吧。”

一來這蓮花大會乃是青陽山十年一次的盛會,東南神州各個門派都會來參加,再者據說此次盛會非比尋常,乃是青陽門立足東荒的第一個千年,可想而知此次的蓮花盛會將會何等的盛大。

正思想間,葉仙就已經走到了山澗,山上活泉汩汩而下,彙成小溪,流到這裏卻突然遇到千丈斷壁,水流急轉直下,竟在半山腰形成了一條瀑布,但由於水流較小,無法直抵山腳,在半空中就被山風吹成了碎花細雨,悠悠而下。這也是青陽山脈十分有名的一處景色,名為半山瀑。

葉仙行走間,正想著明日的蓮花會。正在此時,半山瀑中卻突然衝上來一個黑影,周身黑霧繚繞,身形極快,瞬息而至,手掌已經扼住了葉仙的左肩和咽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