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整個推導過程都是格瑞斯親自完成,並進行了多次驗算。他對每一個法術參數都已經非常了解,明白每一個參數決定著法術的哪一部分。所以,將法術參數組合成合適的法術,對他來說並沒有太大難度。
一個個怪異符號以一定規律組合在一起,定義了二十一個法術參數。這些法術參數在格瑞斯主觀意誌的掌控下,開始嚐試著進行組合。從最初的法術大體架構開始,到魔力的調用,直至最後法術施放,每一個環節都需要法術參數組合成的一條條法術基礎公式。
新組合出一個法術的難度,顯然比解析一個已存在的法術更大,即便格瑞斯理解了所有法術參數的含義。足足消耗了三倍的時間,一個略顯粗淺但已經能夠穩定運行的法術,在格瑞斯這樣的法師學徒手中誕生。
將精神力按照特殊的方式震蕩和運轉,再調用身體內外的魔力和原力,最終一個拳頭大的半透明火球在格瑞斯的手掌中成型。火球的溫度和壓強不大,就算發生爆裂,也不會對格瑞斯產生多少影響。
火焰呈現半透明狀是因為法術對魔力的利用度不夠,產生的火焰質地“稀疏”。想要增加這個法術的威力,就需要從增加法術火焰的“密度”等方麵入手。而現階段,這個半透明火球給格瑞斯帶來的戰力提升非常有限。
在實戰中,他不可能用這樣的火球去點燃對手,隻能用火球本身的炙熱對敵人造成盡可能多的傷害。現在這個法術,還遠遠無法達到他的期望值。
“火球威力不足,隻能起到有限的震懾作用,就命名為……偽火球術!”
為了彌補這個法術的不足,格瑞斯繼續解析魔法伎倆,並著重定向解析法術的擠壓效果。在他看來,這個方麵的法術效果和法術產生的壓力有很大的關聯性,也最可能存在改進偽火球術的法術參數。
又過了十五天,格瑞斯在尚未解析完擠壓效果的情況下,幸運地獲取了關於壓縮方麵的法術參數。這個參數,能夠讓法術對目標帶有微弱的擠壓效果,自然也能夠擠壓法術本身。要讓偽火球術達到格瑞斯預想中的壓縮效果,就必須要大量重複使用這個法術參數。
連續長時間的早出晚歸,沒有讓漢特表現出任何感情色彩上的變化。至於艾米,依然每天呆呆地坐在石窟內的一塊石頭上,好像對格瑞斯的消失毫無興趣。常人遇到這樣的情況應該產生好奇心,但兩人的表現恰恰相反,也更讓格瑞斯判定他們存在很大的問題。
對漢特和艾米抱有一絲警惕,但格瑞斯依然要和他們生活在一起。隻是那免費就餐的優待,就能讓他節省出很多時間。除非有必要撕破臉,否則格瑞斯也希望相互之間的關係能夠多維持一段時間。
在小心處理與漢特之間關係的同時,格瑞斯對偽火球術的重組也進入尾聲。新的法術最終被他命名為火球術,在攻擊力上得到很大提升。
“為什麼魔法伎倆中本身蘊含足夠多的法術參數,卻沒有被適當調用?”一個疑問逐漸在格瑞斯的心中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