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不住說道:“哥哥的這匹馬真是神駿異常,比陳家管事的馬還要威武。”
張泛聽到弟弟的話語,莞爾一笑,直起身子,回頭看了一眼,寵溺的拍了拍弟弟的肩膀,笑道:“遼兒可是看上為兄的馬了?不過這馬雖好,但是卻不能送給你。”張泛看著小弟憨厚可愛的神情,童心大起,拿言語調笑道。
哪知弟弟壓根就沒理他這一茬,隻是目不轉睛的看著馬兒,嘴角竟然有哈喇子流下,張泛伸手替他擦了擦,拍了拍他的腦袋:“看什麼呢?哥哥給你說話呢!~好啊,哥哥三年沒回來,在你眼中竟然比不上一匹馬?那哥哥可要走了啊。”
張遼猛的一聽到這話,一個激靈回過神來,猛的伸出雙手,死死抓住張泛的胳膊,一雙大眼睛裏充滿了恐懼,張泛暗惱自己孟浪了,想自己三年音訊全無,家裏的重擔都落在了自己這個年幼的弟弟上,自己回來還沒心沒肺的說這種話,實在是越活越倒數了。
趕忙安慰道:“哥哥拿話逗你呢,放心,這次哥哥回來,再也不會離開你和阿母了。”
張遼聞言才鬆開小手,眼睛卻是紅紅的,兄弟倆人就在門外相互說著三年之中發生的事情,張遼母子二人在家裏生活相對平淡,隻是提及哪家好,逢年過節,還拿東西來看望老母,哪家不好,沒糧的時候,去他家借糧都不肯等等。
張泛的經曆那就刺激的多了,聽到自己的哥哥竟然出師不利,一出並州就被雜胡給擄去,嚇得哇哇直叫,然後聽到哥哥在羌人那收到的苦難,更是咬牙切齒,憤恨不已,最後聽說自己哥哥被恩公馬忠所救,然後更是憐其孝心,並送上馬匹銀兩,讓其歸家,更是連聲讚歎。
就在兄弟倆互相傾訴衷腸的時候,身後傳來一聲慈祥而又虛弱的聲音:“那馬將軍既然對我兒有大恩,日後不可不報。”
張家兄弟聞言,回頭一看,看到竟然是自家老母,頓時慌忙起身,快步走到老母身邊,一左一右的摻扶起來,張泛拖住老母的胳膊,隻覺得猶如拖著一根枯木,硬邦邦的,心中大慚,脫口說道:“阿母不再屋裏休息,下床作甚?外麵天涼莫要再凍壞了身子,走趕緊回屋吧。”
張母微笑著點點頭,也不答話,順從的再兄弟倆的摻扶下,慢慢回到了屋子裏,等在床上躺好,張母才開口說道:“阿母常聞人言‘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那馬將軍不僅救得你脫離苦難,更是送你馬匹銀兩,這種大恩,你要永記心頭,莫要相負才是。”
張泛兩忙點都稱是,然後一拍額頭大叫慚愧,在二人差異的眼神中,快步走出屋子,不一會兒有走了進來,手裏依然多了一個包袱。
走到老母跟前,攤開一看,竟然都是白花花的銀子和銅錢,其實漢朝的時候是不準金銀流通的,但是眼前朝綱不振,法紀混亂,也漸漸的不管這些了。
張母看著包裹裏的銀兩和銅錢,心中一估價,竟然不小於萬錢,要知道現在並州的糧食,一大石①才200多錢,一小石糧食隻要100錢,一萬錢可以買50石糧食,一家三口省點吃用,足可以吃四年了。
別說現在張家窮困潦倒,就算家裏興旺的時候,要想拿出一萬錢也是困難的,張母看到這些銀兩,也有些激動,當然這也是人之常情,就好比現在人,就算你素質再高,如果有一天買個彩票中了五百萬,也要激動半天吧。
張母顫巍巍的伸出雙手,放在胸前合十,誠心誠意的相上天祈禱,感謝上蒼不忘救助他們一家老小,順便給死去的丈夫嘮嘮叨叨好一陣。
張泛看張母這個模樣,心中也是感慨萬千,對馬忠的救助之恩更是感激莫長,從包裹裏麵取出一些錢財,交與張遼,吩咐他去鎮裏買些藥草過來,但是想想還是不放心,隻是溫言讓張遼好好看顧老母,自己帶上錢財出去了。
這次自己回來,雖然時隔三年,但是當年自己去做生意時,向不少族中好友借有錢財,算算利息,這些錢財到如今也有一兩千錢,不過錢雖少,但是在這年頭光景之下,還有人借錢給他,已然屬於不易,更有幾家,在自己未歸之後,還是市場救濟家中老小,這種恩典,不能不報,所以張泛打定主意,這次除了買藥,還要多買些禮物之類的,好好感謝人家。
①大石:漢朝糧食分大石和小石,一大石糧食是120斤,一小石糧食是60斤。50大石就是6000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