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法正和孟達(1 / 2)

公元180年的涼州還沒有大規模的開發,很多地方還保持這鬱鬱蔥蔥的森林,有一望無垠的草原,巍峨的高山,清澈的河流,四周布滿了成群的牛羊馬匹,天空中無數鳥兒展翅高飛,真是一副絕美的山水畫麵。

涼州身為東漢十三州中的一個大州,地盤囊括了現在的甘肅、寧夏回族自治區和青海湟水流域,及陝西西部。那麼大的地盤上,人口卻是很少,才不足五十萬,算得上是地廣人稀的典範了。

黃巾起義爆發前,每個州的最高長官是刺史。

刺史本來的職能是代天子巡查地方過錯的,因為不受三公和宰相的約束,隻聽命於皇帝,所以地方領導都怕他,慢慢的就成為各州的實際領導者了,黃巾爆發後漢靈帝就把刺史改名為州牧,統籌各州民事軍政。

要知道,後世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分立了23個行政省,四個直轄市、五個自治區,那麼這樣看來的話,東漢末年的州牧就相當於現在幾個省的省長外加集團軍司令員,軍政大權一手抓。

且州牧還有任命地方官員和武將的權利,這是什麼概念,這妥妥的逼著人家造反的概念啊!~

州牧其下就是各郡的郡守,後改名為‘太守’,涼州有郡共十四個,分別是:敦煌郡,酒泉郡,張掖郡,武威郡,西平郡,金城郡,隴西郡,南安郡,廣魏郡,安定郡,扶風郡,京兆郡,北地郡,馮詡郡。

其郡下零零總總還有九十八個縣,那麼大的地方,才46.9萬人而已,當然這46.9萬是漢人口的統計,加上羌人嘛,就不知道了,誰讓漢朝沒有統計呢!

但不管怎麼說,人口也不會超過100W,但那個時候單是荊州的南陽一郡就有243W人口,真是人比人得死,地比地得扔啊。

馬超的老家竇馬村,屬於扶風郡管轄,扶風這個地名大家可能很不熟悉,但是提到三輔大家就該有點印象了吧!~

不錯扶風就是三輔之一,另外兩地分別是:左馮翊和京兆尹。所以咱們的屌絲馬超童鞋也算是半個京城人氏了哦。

在後世所拍得《新三國》裏麵,馬超的造型實在讓人不敢恭維,你妹的,把馬超弄個野人發型,高希希你要是搞哪樣?

閑話不多說,簡單的介紹一下地理位置之後,咱們回過頭來看看我們的主角馬超現在正在幹什麼吧。為了方便以後書寫的順利,所以高飛這個名字被作者冷血的冰封了。

竇馬村位於扶風西北部,緊挨安定郡、天水郡、広魏郡,這裏屬於羌漢雜居比較集中的地區,基本上是這個村是漢人村,挨著的可能就是羌人部落,所以民族矛盾很是尖銳。

如果這個時候的中央實力強盛也就算了,可偏偏現在的國家被景帝弄的烏七八糟,外加小冰河時期的到來,天氣又愈加的冷。

糧食作物受到很大影響,畜牧業更是打擊到不行,可中央不僅不加大撫恤力度,反而是變本加厲的增加稅收。這樣一來本就不太平的涼州更是暗波湧動了。

光和三年,公元180年,四歲的馬超已經入學一年了,拜的老師是當地突然崛起並有巨大名氣的高陽高先生。,不過此時的馬超可以肯定的宣布,這個名聲極大的高先生,就是TM一標準的人渣。

這貨一上課就讓你背課文,然後布置作業,第二天抽查,繼續背課文,一周講解一次,一月一考核,不達標的,打手板。

就這種放羊式的教學方式,你能指望他能教出什麼樣的才子?

看不起他的馬超自然學得不用心,功課可以說幾乎從來不做,但是奇怪的是,每次考核,馬超都能超級幸運的逃避過去,這讓周圍的同學嘖嘖稱奇。

不過馬超卻一點興奮的意思都沒有,你們每周給老夫子五百塊的茶水錢,老夫子也肯定不抽查你們,這個老混蛋,挺有後世老師的風範的嘛,專業知識不咋滴,這斂財的本事倒是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