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觀察家都一致認為,非阿族被驅逐者和難民的回返以及少數族裔的生存狀況將成為2005年夏天標準執行全麵審查中一項決定性的問題。科索沃調查局局長馬雷克·諾維茨基(Marek Nowicki)就此問題說道:“無論科索沃人民和政府在懸而未決的關於科索沃未來地位的政治角力中要滿足什麼樣的條件,有一點是必須澄清的:所有那些在1999年或之後被暴力驅逐出科索沃的人,無論它們屬於哪個種族或出身怎樣,都應該在他們認為是家園的地方可以擁有一個安全平安的未來。科索沃的未來將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地方和國際管理組織,但最終還是要依賴於科索沃人民和他們對鄰居——包括塞族人、羅姆族人或是其他族裔——的態度。”
如前所述,總理哈拉迪納伊從就任之初便試圖在與科索沃塞族及其他少數族裔的關係中增添積極的音符。他多次視察塞族社區並強調他本十分是關心塞族人的利益的。哈拉迪納伊在2005年2月初的一次電視采訪中表示:“我負責任地告訴大家,塞族居民沒有必要擔心他們在科索沃的安全問題。我,作為科索沃總理,向你們保證,3月事件不會再重演了。”
與科索沃媒體和政府大肆宣揚的好消息形成對比的是科索沃非阿族居民的安全狀況依然不能得到保障。3月和5月之間又陸續發生一些意外事件,在這些事件中塞族居民仍然是暴力行動的受害者。3月初在德查尼(Decani),塞族人乘坐的公交汽車遭到石塊攻擊,3月底一對塞族老夫婦遇襲受重傷。5月9日在普裏什蒂納附近,一對塞族夫婦被殘忍地打死,5月11日在東科索沃的克羅克特(Klokot)一所塞族人房屋遭遇炸彈襲擊被摧毀。
此外應當注意的是,塞族和少數族裔被損毀房屋得以重建並不意味著遭到驅逐的塞族、羅姆族和埃及族裔就再度返回了他們的住所和村莊。根據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公署(UNHCR)2005年5月中旬發布的官方報告,2000年至2004年12月期間返回科索沃的難民不超過12218人,其中絕大部分(9916人)是在2000年至2003年間返回的。按照聯合國難民署的說法,2004年3月騷亂發生以來從登記人數上已看不到明顯的大規模回返活動。這說明回返進程在事實上已經完全中止。
尤其嚴重且讓人難以接受的是羅姆族、阿希卡利族和埃及族裔居民的生活條件。馬雷克·諾維茨基(Malek Nowicki)在一封寫給意大利和德國內政部長的信中就當前的情況作了這樣的描繪:“非塞族少數族裔在科索沃仍然沒有得到尊重……羅姆族、阿希卡利族和埃及族裔居民在科索沃正常生活的可能性受到嚴重限製,他們在此刻返回科索沃存在相當大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