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索沃獨立表達了科索沃阿爾巴尼亞人和他們的政治代表最高的政治優先權。由此得出,科索沃要求加強臨時自治管理機構和按照國際法完全自主。科索沃的總統,魯戈瓦(Rugova)是主張獨立最堅決的維護者。他早在2003年年中談到科索沃阿爾巴尼亞人對地位問題的態度時表示:“科索沃的獨立是整個科索沃民族的要求,是自1991年自決以來就有的要求。這一要求得到了所有科索沃機構的接受,當然也得到了我作為科索沃總統的支持。我希望能盡快實現這個目標。盡可能快的意思是今天或者明天。因為這是能讓歐洲安寧的最便捷的方法,如果能夠得到美國和歐盟的認可以及聯合國能將它係統化的話。從而也能讓我們所有的鄰國安寧。科索沃快速獨立對任何一方來說都是好事。”
自1999年戰爭行動結束後,要求獨立已成為科索沃阿爾巴尼亞政治家們的一種政治必要,沒有它那麼內政無法進行下去。在2004年10月最後一次全科索沃大選的競選中表明地位問題已經成為能夠決定一切的主題。科索沃阿爾巴尼亞各政黨試圖利用這一主題來拉選票(見第9章)。科索沃阿爾巴尼亞政治家最強烈的要求就是獨立;科索沃居民最強烈的願望也是獨立。這可以從統治科索沃的塞爾維亞長年來的壓迫和塞爾維亞軍隊、警察和誌願軍聯盟在1998和1999年對阿爾巴尼亞人進行的殘暴行徑中得到了證實。由於這些事件,阿爾巴尼亞人不可能與塞爾維亞人共同生活在一個國家聯盟中。因此在科索沃阿爾巴尼亞人談論當前政治時,會立即拒絕關於貝爾格萊德要求將一部分塞爾維亞安全力量遣返回科索沃領域的建議。
在國際主體把實現標準這一審查的時刻當作在2005年5月中旬開始進行地位談判的前提條件時,科索沃阿爾巴尼亞人方麵在地位問題上的壓力越來越大了。在2004年3月的騷亂之前,科索沃阿爾巴尼亞人的政治首腦們一直強調他們的意願,也就是不斷加強標準實施工作;同時,也暗示過有可能的單邊行動,也就是說國際國家共同體不能參與2005年的地位談判。因此,總理巴伊拉姆·雷傑皮(Bajram Rexhepi)在2004年2月表示:“如果那個時候國際方麵有打開這一進程的趨勢,那麼(科索沃阿爾巴尼亞人)會用道德可信度來著手這些問題,但是會看起來像單邊行動,比如全民公決、宣布獨立。”科索沃阿爾巴尼亞人要求科索沃獨立的強烈要求反映在科索沃議會中許多倡議中,這些年裏他們通過這些倡議嚐試著論證一個科索沃獨立的要求。所以,早在2003年2月就已經準備好了一份獨立宣言,在2003年10改變了法律框架。這種單邊行動遭到了聯合國科索沃臨時行政當局特派團(UNMIK)的嚴厲批評並被宣布無效。
在地位問題方麵,聯合國科索沃臨時行政當局特派團(UNMIK)遭到了科索沃阿爾巴尼亞代表的譴責:將權限轉移給科索沃自治管理機構的速度太緩慢。在國際主體政策有了新的定位之後,也就是在艾德的那份報告和聯合國秘書長特別代表耶森—彼得森采取果斷的政策之後,權限向科索沃臨時自治機構(PISG)轉移就加速了。在科索沃阿爾巴尼亞人方麵,新總理拉穆什·哈拉迪納伊(Ramush Haradinaj)要求盡快實施標準的意願就更大。哈拉迪納伊(Haradinaj)總理和他的政府明白,到2005年年終必須在實現標準方麵拿得出明顯的成就,這樣才不至於破壞談判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