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論勢 (1)(3 / 3)

在不熟悉的地方,王蘭台向來謹慎,他不敢大意急忙緊跟太和的步伐。過了竹林,兩人靠近了一間竹屋,在屋外,王蘭台聽見有人說:

“當初“中聖皇”不也中興了‘天下王朝’,而此時王朝國力厚實,財力充足,與“中聖皇”當年不可同日而語,正是大興之機。”

另一男聲說道:“河圖此言差矣,看王朝富足繁華,可他便如50歲的老者,表麵上一派雍容華貴,紅光滿麵,可骨子裏是百病纏身,體弱難返了。萊曼若是緩緩改動,尚可勉強維持一段,可他妄圖靠一己之力,一夜之間消除王國的積患,就象對老者動大手術一般,還不要了他的命。”

“嗬嗬,曼維是在說老夫嗎?”第三個聲音蒼老雄厚。

“弟子不敢。”

“好了,貴客已到,聽聽貴客的意見吧。”

太和對王蘭台笑笑,推開了竹門。

王蘭台總覺得冥冥間自有天意,在推開竹門後他所見的三個人對他以後的生活都有了很深的影響。

“蘭台,這是我的兩個弟子,楚河圖,君曼維。老夫乃月波。”王蘭台看著老者濃眉下的眼睛,不禁癡了,他的眼睛裏仿佛裝下了所有人生有的七情六欲,卻又似裝著整個晴朗的天空,平靜淡漠。

“月老人稱‘鬼穀子’。”太和在旁邊說。

龍虎記”龍記中的‘鬼穀子’!聞其名不見其人的‘鬼穀子’!王蘭台知道自己揀了寶了,好一場雨!

“太和,蘭台,坐。”

“蘭台聽見他們二人對‘天下王朝’的評價,你是‘王家’之主,不妨說說。”鬼穀子微笑著看著王蘭台。

不敢在老者麵前自我謙虛,王蘭台梳理了思路,侃侃而談:“如今王朝貧富懸殊,便如回光返照一般。而萊曼帝本末倒置,不解民之憂,不知民不患貧而患不均,反而擴軍備戰,乃動亂之先機。去宗族院,意中改王國為帝國,乃動亂之起源。”他的話中表態頗近君曼維。

“王朝岌岌可危?”同是黑發黑眼的楚河圖注視著王蘭台。

“不。”王蘭台同樣對他很好奇,“戰爭會暫時掩蓋這一切,它會轉移所有人的視線。直到。。。”直到什麼。王蘭台沒有說。他有些後悔,怎麼把藏在內心的話說了出來。是的,他早不看好“天下王朝”,或者是從宮中拜見萊曼帝的時候。

“嗬嗬,蘭台有心老夫就放心了。”鬼穀子說道,“王家因王朝而起,而盛。不可謀動,不可上伐君。不妨遠處江湖察民之憂,民之樂,方為君子之道。”是為君之道嗎?鬼穀子沒說。

“來,嚐嚐老夫的‘蔓玉酒’。”

“我可是有福了。”太和誇張的說。

王蘭台還在“鬼穀子”沉沉的話中,他起身深深對鬼穀子一拜:“謝謝夫子。”

“君子之道?”那何為君子之道。是象鬼穀子所說察民之憂,民之樂?一向好疑問的王蘭台和兩個夥伴離開了太和的莊園,轉向騎馬上了官道,心裏還在思索“鬼穀子”的話。但“鬼穀子”的話很明顯,要王蘭台靜觀其變。本來王蘭台此行的目標是海州,利用韋勒的身份與海州的帕米爾人建立聯係以為明日之變,現在則需仔細考慮了。可“鬼穀子”為何對他有刻意的點化呢?像他這種身份的得道之士,不會行無用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