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研究問題的提出(1 / 3)

政府是現代社會中最重要的組織。政府公共行政體係與市場體係成為控製社會、影響社會的兩種最重要的製度安排。美國開國者們早就指出過,“在組織一個人統治人的政府時,最大困難在於必須首先使政府能管理被統治者,然後再使政府管理自身。”經驗告訴我們,統治者管理好人民並不困難,難的是如何管理好管理人民的政府,尤其是要讓政府負起責任來,讓政府正確地去做正確的事情,其途徑就是約束和控製政府行政權力的各種措施和方法。

必須要使政府擔負責任,用責任的繩索捆綁住政府的權力之手,這不僅是因為權力濫用和權力腐敗會嚴重地危害公眾和社會的福利,也不僅是因為負責任的政府可以創造更多的公共價值,而且也是為了某種尊嚴和信念,即人們不能接受作為公民代理人的政府反過來成為高高在上、為所欲為的主人。作為納稅人,公民有理由希望得到來自政府的善待、尊重和服務。政府及其官員必須圍繞公民權利來負責任地行使權力,提供高質量的公共服務。

究竟怎樣才能使掌握和行使公共權力的政府及其官員負擔起它應當承擔的責任呢?自人類社會建構起某種形式的公共權力以來,就開始了對這個問題的思考和探索。但無論是在經濟發達的民主國家,還是在貧困落後的專製國家,政府當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官僚主義、貪汙浪費等方麵的問題。這不僅是令所有實際工作者和理論研究者頭痛的難題,也引起了社會公眾的普遍不滿,並要求推進行政改革,改善治理績效。

當前我國正處於由傳統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過渡、從傳統計劃經濟體製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過渡的社會轉型時期。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發展和完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當前國家製度建設的根本方向。其具體內容之一就是要建立和完善一個民主的、負責任的、有能力的、高效率的、透明的公共行政體係。而且,無論是對經濟的發展,還是對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這都是不可或缺的。

民主時代的政府必須是一個負責任的政府。法治之下的政府必須為其行動承擔起應有的責任。在當今民主和法治的時代,責任政府已經成為社會發展目標體係的有機組成部分。因此,提出行政責任的問題,既是社會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理論研究所麵對的實際任務。

一、社會發展的要求

人類迄今為止的所有曆史表明,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固然離不開人們的辛勤勞動和艱苦奮鬥,也有賴於人們為自己所創設的各種製度。從世界各國的曆史看,發展並不是必然的,進步也不是偶然的。不同社會的曆史境遇和發展水平,固然與不同國家間的地理條件、資源條件、人力資源素質、科學技術水平等方麵有關,但其關鍵在於各種資源和要素組合並發揮作用的製度環境。

作為行為規則的製度涉及社會生活的每一個方麵,如政治製度、經濟製度、文化製度、社會習俗、慣例等。在所有的製度之中,政府無疑是一種最重要且最關鍵的製度。政府是公共治理不可或缺的製度安排,也是集體行動的工具。“隻要社會上有政治衝突——一種分配社會上有價值東西的爭議普遍存在,政府也普遍存在。”政府是人類調節衝突、處理矛盾、實現秩序、促進共同行動、提供必需公共物品的工具。“政府的必要性在於:它是‘競賽規則’的製定者,又是解釋和強製執行這些已被決定的規則的裁判者。”

在當今時代,政府、市場以及蓬勃發展的“第三部門”,共同構成了社會生活的基本框架和治理結構。其中政府製度對於社會生活和人們行為的影響是最直接、最明顯、也是最利害攸關的。政府可能是發展的有利條件,也可能是社會發展的阻礙,還可能是社會倒退的根源。又如世界銀行報告所說,“政府對一國經濟和社會發展以及這種發展能否持續下去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在追求集體目標上,政府對變革的影響、推動和調節方麵的潛力是無可比擬的。當這種能力得到良好發揮,該國經濟便蒸蒸日上。但是若情況相反,則發展便會止步不前。”然而,“政府促進發展的事例遠比阻礙發展的事例稀缺。”

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我國推進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曆史進程。在政府主導的自上而下的改革開放中,政府製度的改革,或者說政府製度的“退位”或“讓位”,促進了中國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改革開放以來的巨大經濟成就與其說是市場製度發展的成果,毋寧說是政府製度革新的產物。我國從傳統計劃經濟體製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的社會轉軌,本質上來說是一次深刻的製度轉軌。其中政府製度的自我革命,以及在此基礎上衍生的市場製度的發展,對於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意義是基礎性的,也是關鍵性的。

以政府行政製度為主軸,建設一個負責、廉潔、高效和透明的公共行政體係,建構一個高效率的社會製度體係,乃是維持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根本所在,也是建設一個文明、富裕、民主的現代化國家的必由之路。畢竟,文明富裕的現代化國家,絕對不僅僅是科學技術進步、生產力發達、物質資源富足的國家,也不僅僅是一個精神上自由、愉悅的國家,而更應該是一個製度文明發達的國家。而且,製度文明的發展和進步,通常也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發展、協調進步所不可或缺的前提條件。

現代社會中的公共行政,與公眾生活和社會活動的方方麵麵息息相關,與公眾的福利和社會價值體係直接關聯,是社會公共生活的焦點。那些日常生活中看似無足輕重的問題,如不公平的市場交易、不合理的行政收費或罰款、糟糕的出租車服務、在政府機關遭受的不公正待遇……既傷害了公民的情感,損害了他們的權益,也對行政機關及其行政人員提出了解決問題的要求。從微觀的個人生活到宏觀的社會管理,從普通百姓的生活、工作和學習,到執行國家的憲法、法律和法規,公共行政都肩負著廣泛而多樣的責任。

當代中國正麵臨著巨大的社會轉型。在從傳統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的曆史轉型中,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各個層麵,都在發生著前所未有的重大變革和深刻調整。利益格局的分化與重組、價值規範的衝突與演變、現代化建設事業的持續發展,都迫切需要建設一個負責、廉潔、高效、能幹的公共行政體係。政府應該如何擔負起應盡的義務,負責任地行動,迅速回應社會需要,維護社會公平,實現公共利益,創造公共價值,尤其是為市場經濟體製的發展和完善提供必不可少的權利保障、基礎設施及其他公共物品,這是理論界和實踐工作者們所共同關心的核心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