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主題報告(1)(1 / 3)

全麵落實科學的發展觀,大力推進公共服務創新

陳福今全麵落實科學的發展觀,大力推進公共服務創新,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相適應的公共服務體係,是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深化行政體製改革的迫切需要,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全麵建設小康社會極為重要的內容,也是全麵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

一、推進公共服務創新是當今世界各國政府麵臨的共同課題

根據公共需求,提供公共服務,是現代政府的基本職責。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公眾對公共服務的需求不斷增加,對政府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如何適應這種新趨勢,推進公共服務創新,為公眾提供更公正、更快捷、更有質量的公共服務,已成為當今世界各國政府麵臨的共同課題。

首先,推進公共服務創新,是適應公共需求不斷增長的必然要求。公共需求是隨著經濟社會發展而不斷增長的。在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較低時,人們的公共需求主要集中在衣、食、住、行等基本需要上;當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水平時,人們就進一步產生了對健康舒適的生活環境、便利完善的基礎設施、豐富多彩的文化教育,以及個性發展等許多新的需求。這就要求政府必須積極回應公眾不斷增長的公共需求,大力推進公共服務創新,切實履行好政府職責。

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麵進步。

其次,推進公共服務創新,是提高政府公共服務質量和水平的迫切要求。

在20世紀大部分時間裏,世界各國政府在公共服務的提供過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公共服務支出過大、公共服務效率不高等問題,公共需求不斷增長與政府公共服務供給能力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特別是在一些經濟體製轉型的國家,由於在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的提供中,既有自然壟斷,又有行政壟斷,加之社會化、市場化程度比較低,政府公共服務的質量和水平不高,因而嚴重阻礙了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因此,20世紀80年代以來,推進公共服務的多元化,打破公共服務的行政壟斷,降低公共服務成本,提高公共服務效率,已經成為世界性潮流。

再次,推進公共服務創新,也是世界各國政府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現實要求。

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我們今天講的發展,既不是單純的經濟發展,也不是以犧牲資源、環境以及後代人利益為代價的發展,而是以人為本,經濟、社會全麵協調、可持續的發展。這既是政府公共服務的重要職責和內容,也關係到公共服務的質量和水平。各國政府必須圍繞全麵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在公共服務方麵,更新觀念、創新體製、完善機製、明確目標、製定標準,大力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努力提高公共服務的質量和水平,促進經濟社會全麵協調、可持續發展。

二、推進公共服務創新迫切需要樹立科學發展觀

推進公共服務創新,也是中國政府麵臨的一個十分緊迫的課題。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的公共需求不斷增長。按照國際經驗,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000美元,社會消費結構將發生重大變化,人們追求生活內容的豐富、生活質量的提高、生活環境的改善的願望將更加迫切,對公共服務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與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公共需求相比,我國公共服務的效率和水平還存在著許多不相適應的地方。以公共服務支出為例,目前,公共教育、公共衛生支出占GDP的比重,都低於世界平均水平。公共服務與公共需求之間的不平衡問題,已經成為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麵進步的一個很大製約因素。

為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實現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新一屆政府在深刻總結國內外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提出了以人為本,全麵、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的發展觀,並把它作為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根本指針。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實現人的全麵發展為目的,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堅持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發展道路。不斷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公共需求,提供更有效的公共服務,既是科學發展觀的一個基本的出發點,也是科學發展觀的極為重要的內容。因此,推進公共服務創新,首先就是要牢固樹立和全麵落實科學的發展觀。隻有堅持以科學的發展觀為指導,才能正確處理好經濟與社會、城市與農村、人與自然的關係問題,才能真正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務。這是全麵履行政府職責,推進公共服務創新的關鍵。這就要求我們在繼續抓好經濟調節和市場監管的同時,更加注重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要大力促進就業、社會保障以及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