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節 求自己出人頭地(1 / 2)

從逆境裏拯救自己的人,才能找到堅強的人生支柱。

——你如果將日常瑣事看做是前進的踏腳石,你就會從中找到別人滿意的地方。

——每種逆境都含有同等的成功的種子。

“爭”是人生的真諦。

人生的真諦就是一個“爭”字,因為進取是每個人的生活目標。靠自己的實力和強項,使自己的一生精彩起來。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強項在什麼地方,都不知道,那就沒有成功的可能性。

在某一個學習班裏,同學們正在討論一個人應當如何把自己的熱情傾注到工作中去,這時一位年輕的婦女在教室的後麵舉起手,她站起來說道:

你的話對於你們男人來說也許是有用的,但是對於一個家庭主婦來說卻沒有什麼意義。你們每天都有新的工作去做。而家務勞動就不一樣了,做家務勞動是最單調乏味,令人厭煩的。

有許多人在做這種“單調乏味”的工作。如果同學們能找到一種方法幫助這位少婦,就能幫助許多自認為自己的工作是單調乏味的人。她說:“你剛剛把床鋪好,把碗洗幹淨,把地板擦幹淨,馬上就會被人弄得跟沒做過一樣。”

一個同學同情地說:“這真是令人討厭。那有沒有婦女喜歡家務勞動?”

她想了想說:“我想是有的。”

一個同學又問:那你認為她們為什麼喜歡家務勞動呢?

少婦思考了片刻回答道:“也許是她們看見了超越日常工作的什麼東西。”

這就是問題的關鍵所在。令你對自己的工作滿意的秘訣之一就是“你能否看到超越日常工作的東西”。無論你是做什麼的,隻要你把日常瑣事看做是前進的踏腳石,你就會從中找到令人滿意的地方。它就會指引你走向你所選擇的目標。

於是,同學們給這個青年主婦的答案便是要找到一個她真正想達到的目標,並且還要找到一種方法,使她的工作能通向這個目標。這位青年主婦說:她想帶她的全家周遊世界。

“太好了。”有一位同學說,“就以這作為你的目標。那麼你想什麼時候實現這一目標呢?”

她說:“六年以後。”

“好的,讓我們來看一下,首先你需要籌集經費,你的丈夫必須離開工作單位一年,其次,你必須製訂一個旅行計劃。那麼你能找到一種方式,使得鋪床、洗碗、做飯和擦地板這些瑣事成為你奔向這個目標的踏腳石嗎?”

幾個月後,這個少婦又來看我們。她一進門,同學們就清楚地看出她洋溢在臉上的自豪。

她告訴同學們:“我發現任何一樣瑣事都適合這種踏腳石的想法!我把我的洗滌時間作為思考和計劃的時間。購物時間作為擴大我視野的時間。另外,我還把吃飯的時間利用起來:我把平時積累的一些異國風情告訴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