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科技專家。一直從事焊接及金屬材料學的研究,在焊接電弧物理及焊接化學冶金方麵取得多項重要成果。其研製的新型焊接、電弧分析儀、計算機輔助焊接工藝選擇係統,分別獲全國科學大會獎,國家“七五”攻關重大成果獎及省、部二、三等獎,並取得兩項發明專利。曾發表論文60餘篇。其中發表於國際著名雜誌的28篇,國際會議邀請宣讀5篇,國際雜誌發表的被SCI和EI收錄。代表作有《低溫解理斷裂機理研究》、《低溫解理斷裂機構的韌性研究》。並曾主編了《焊接衛生與安全》專著,編寫的《焊接冶金及材料》

被作為焊接專業的全國統編教材。1994年,在第47屆國際焊接年會主持過“新型材料焊接連接塗敷及表麵改質國際討論會”。主編過值班會議論文集《新型材料的焊接、連接塗敷及表麵改質》。1995年10月,應邀赴美國哈佛大學和依阿華州立大學就個人研究成果講學一年,受到國內外學者的好評。

應中逸(1922~),浙江鄞縣人。1940年畢業於上海美術學校。中國民主促進會會員。

1937年在上海紡號綢廠、貨行當學徒、記賬。1940年入上海鼎焙書畫研究社學畫。

1947年在中國福利會從事兒童教育工作。新中國成立後,曆任上海婦女生產教養所(院)、上海市新藝工廠教師、幹事、科長、所工會主席、副院長、副廠長。1958年隨上海遷蘭企業到甘肅白銀市,曆任白銀市針織廠廠長、工交局副局長、手工業聯社主任。1963年12月調甘肅省工業管理局任工藝美術處負責人、副處長。1972年1月後,曆任甘肅省輕工業第二生產組、手管處工藝美術組、甘肅省工藝美術公司主任、副經理、總工藝美術師。兼任甘肅省工藝美術學會理事長,民進甘肅省委員會副主任委員。1989年任民進甘肅省委員會主任委員。1979年11月至1997年12月任政協甘肅省委員會第四屆、第五屆、第六屆、第七屆委員,1984年3月當選為政協甘肅省第五屆委員會常務委員,1992年3月當選為政協甘肅省第六屆委員會副主席,1993年1月當選為政協甘肅省第七屆委員會副主席,是第七屆、八屆全國政協委員,民進中央委員、常委,甘肅省書法協會名譽主席,甘肅省書畫研究院名譽院長。

1983年去日本開展書畫技藝交流活動。1988年舉辦《百梅詩圖》展覽。1995年去新加坡參加全球漢詩研討會,1997年隨全國政協代表團赴日本進行外事活動。

韓正卿(1934~),甘肅宕昌人。中國共產黨黨員。

1949年9月參加革命,1952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曆任甘肅省岷縣第六中心區(良恭區)政府幹部,好梯鄉副鄉長,區工委青年幹事,武都地委組織部幹事、秘書,中共甘肅省委組織部幹事、專職黨支部副書記,中共武都縣東江公社委員會書記。1972年8月起任中共民樂縣委書記。1980年8月起,曆任中共定西地委副書記、行政公署副專員,中共定西地委書記,定西軍分區第一政委。1987年3月起任中共甘肅省委常委,甘肅省“兩西”(河西、定西)農業建設指揮部總指揮,甘肅省扶貧開發辦公室主任、黨組書記,甘肅省“引大入秦”工程建設指揮部指揮、黨委書記。1993年1月當選為政協甘肅省第七屆委員會副主席,並任黨組成員。

1997年榮獲第二屆“全國十大扶貧狀元”稱號。

王平(1931~),陝西富平縣人。中國共產黨黨員。

1949年8月起在西北人民革命大學學習,1950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0年4月起,曾任中共寧夏省陶樂縣委幹事、秘書,中共寧夏省委組織部幹事、中共甘肅省委組織部幹事,1956年任中共甘肅省委組織部副處長。1971年任水電部第四工程局辦公室副主任,蘭州高原大氣所辦公室負責人,1978年任中共甘肅省委科技政治部組織處長。1979年起,任甘肅省人事局副局長、局長。1983年任甘肅省人民政府秘書長、黨組成員。1986年任中共甘肅省委政法委員會書記。1989年任甘肅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黨組書記。1993年1月當選為政協甘肅省第七屆委員會副主席,並任黨組成員。

杜大仕(1935~),四川三台人。1962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工業經濟係。中國共產黨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