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民族團結教育(民族宗教知識)(5)(3 / 3)

(2)宗教就其本質而言,是一種顛倒了的世界觀。恩格斯指出:“一切宗教都不過是支配著人們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們頭腦中的幻想的反映,在這種反映中,人間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間的力量的形式。”這裏所說的“外部力量”,指的就是宗教賴以產生的自然力量和社會力量,宗教就是支配著人們日常生活的這兩種力量在人們頭腦中的顛倒的、幻想的反映。

(3)宗教的社會作用的主要方麵是消極的。宗教作為顛倒了的世界觀,不可能指導人們去正確地認識和改造世界,不可能讓人們真正認識苦難命運的根源,從而產生變革苦難世界的革命要求,而隻能把造成苦難命運的根源歸結為“命運”即神的安排,並從宗教中去尋求幻想的幸福和精神慰藉。

(4)宗教的消亡是由其自身發展規律決定的。宗教有其自身發生、發展和消亡的規律。宗教隻能在其賴以存在的自然根源、社會根源和認識根源消失之後,才會自行消亡。在社會主義階段,還不具備宗教消亡的客觀條件,因此宗教將長期存在。

(5)無產階級政黨在宗教問題上,必須堅持“宗教信仰對國家來說是私人的事情”的原則,在取得政權建立社會主義國家後,堅決實行政教分離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堅持在處理宗教問題時應當服從於黨的基本任務的原則,反對片麵強調宗教信仰的差異而忽視信教與不信教群眾根本利益的一致,調動包括宗教信徒在內的所有公民建設社會主義的積極性,為實現黨的基本任務而奮鬥。

78.為什麼說宗教與科學在本質上是對立的?

宗教與科學是對立的,而且這種對立是本質性的、不可調和的。宗教與科學的對立,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宗教與科學是兩種對立的思想體係。科學是反映客觀世界的本質和運動規律的知識體係,它把一切研究對象視為不依任何人的精神或神的意誌而存在的客觀實在。科學不承認任何超自然的力量及其對自然界的作用,也反對用超自然的原因和力量去說明和解釋自然現象及其發展進程。宗教則與此相反。宗教從其本質來說,就是對超自然力量的信仰和崇拜。宗教相信在物質世界之外存在著超自然的神靈,是它們創造並主宰著自然界,世界上的一切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都是它們意誌的表現。因此,宗教不承認有客觀存在的必然性和規律。

宗教與科學在認識方法上根本不同。科學是在經驗觀察的基礎上進行理性推理,通過科學實驗來認識事物的本質及其規律的。所以科學方法本質上是經驗與理性、科學實驗與邏輯推理的有機結合。一切科學知識都必須建立在經驗觀察的基礎之上,並通過經驗和實踐去檢驗反對任何人為的虛構。宗教所信仰的超自然的神靈並不存在,是虛構和幻想出來的,所以任何人都不可能通過感觀經驗或科學實驗來檢查和驗證,當然也就不可能在經驗事實的基礎上作出合乎理性的邏輯證明。因此,宗教神學隻能要求人們依靠超經驗、超理性的啟示或神秘主義的直覺來認識它所說的超自然的神靈。

宗教與科學對生產力的作用根本不同。科學作為反映客觀世界的本質和運動規律的知識體係,可以轉化為社會生產力,物化為物質財富,創造出新的物質文明。宗教作為顛倒的世界觀和唯心主義思想體係,相信超自然的神靈創造並主宰探索,不可能指導人們正確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所以,宗教從本質上來說對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是起阻礙作用的。人類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從根本上說是科學不斷戰勝宗教的結果。

宗教與科學對社會發展的作用根本不同。科學是一種在曆史上起推動作用的、革命的力量。科學技術的重大發展,必然推動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而生產力的巨大發展必將引起生產關係和上層建築的變革,從而把社會推向前進。宗教則不同,它相信神靈主宰世界和人生,把現存社會製度看成是神靈或上帝意誌的體現,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因此不允許加以改變。不可否認,在特定的曆史條件下,宗教運動包括宗教改革運動和利用宗教的農民起義,對社會發展也起過特殊的作用。但是總的來說,宗教的本質決定了宗教在社會發展中的主要作用是消極的,是不利於社會發展的。要正確認識社會的發展規律,推動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就必須排除神主宰社會和曆史的宗教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