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代序(1)(1 / 2)

改革開放:“三十而立”

祝謙

改革開放,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曆史上石破天驚的壯舉。

中國,經曆改革開放的洗禮,高舉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走上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創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8個字,在地球上如一座偉岸的豐碑矗立起來,莊嚴地又一次向海內外宣告:當今世界,刮目相看是中國!

2008年12月,正值隆重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孔子曰:“三十而立”。那麼,改革開放“三十而立”立在何處?

立在理論創新上

偉大的社會變革總是以深刻的理論創新為先導,一個民族要想站在時代的最高峰,一刻也離不開理論思維。理論,是引導一個國家不斷攀登時代高峰的號角和指南。

我們所說的理論,是“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結合起來”的中國化馬克思主義。這個理論,是指導解決實際問題的“利刃”。近代以來中國麵臨的具體實際是什麼?一個是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即救亡圖存,1949年這個任務已經圓滿完成;一個是實現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即振興發展,這正是我們今天所承擔的。

完成好這個新的“曆史命題”,就要“寫出新的著作,形成新的理論”。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同誌順應時代要求,從解放思想入手,完成了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的命題,提出了指導改革開放的觀念變革和理論創新,把“以階級鬥爭為綱”,引導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形成了鄧小平理論。江澤民同誌和胡錦濤同誌,先後推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學發展觀等戰略思想,在毛澤東思想之後,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作出了中國共產黨人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曆程上的“莊嚴回答”:以與時俱進,回答馬克思;以初衷不改,回答曆史;以以人為本,回答社會;以“趕考”自狀,回答未來。這是一份滿意的理論“答卷”。

這個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體係,指導改革開放的新中國創造著世界奇跡。使我們每每談起,都處在興奮之中、激動之中、自豪之中、驕傲之中,我們是沐浴在這樣的理論光輝中走過30年的。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關於社會主義發展階段論的學說;社會主義依靠力量理論,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關於社會主義靠誰建設的學說;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理論,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關於社會主義需要不斷改革的學說;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學說;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理論,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關於政治發展道路學說;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理論,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關於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的學說;社會主義科學發展的理論,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關於社會主義如何發展的學說;社會主義執政黨建設理論,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政黨學說;社會主義“一國兩製”理論,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國家學說;社會主義和平發展理論,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國際關係學說等。

今天,也隻有今天,我們才能胸有成竹地告訴世界:什麼叫社會主義,如何建設社會主義;什麼是中國共產黨,如何建設這個黨;什麼是發展、如何發展……這些曾經困惑社會主義這個嶄新製度近百年的問題,我們曆盡風波,終於找到了“答案”。

更為重要的是,改革開放30年,中國走過的這條道路,已經成為一種發展模式,為世界上越來越多的發展中國家所讚許、所學習、所接受。我們知道,世界上的發展模式曆來大體隻有兩種,過去是前蘇聯模式和美國模式,前蘇聯解體後,歐洲曾想代以歐洲模式,但歐美模式從某種意義上說是一致的,還是一種模式。今天,美國遭遇百年不遇的金融風暴,波及世界各國,美國模式留下了一長串疑問,就更使中國模式受到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