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道做夢也不會想到,他成了羊排場的一名剔排工。剔排工剔下的羊肉由打卷工打成卷,經過冷凍出庫,供給加工羊肉片的商家切成羊肉片,最終由消費者涮火鍋、包羊肉餃子、熬羊湯等等途徑消費掉!
他沒有跟父母說實話,而是說去縣城看同學。這樣做,一是免去跟母親解釋的麻煩;一是,在這件事在沒有個眉目之前,要有所保留,給自己留個退身步。
按著屯子人給的地址,他找到了裕發羊排場。裕發羊排場在濱北縣城的東北方,已經遠遠的出了城,到了郊區了。
在濱北縣城外有條裕發河。這條河像條腰帶紮在濱北縣城的腰上。它打東北方而來,奔西南方而去,直到注入濱河。
他下了客車,出了客運站。沿著客運站門前的路向東奔裕發橋而去。沿街的門市房有食雜店、發廊、修車鋪、壽衣鋪、藥店、診所、飯店、五金店等等,鱗次櫛比地排列著。來來往往的車流和人流,他沒有閑心看。他知道這裏的一切跟自己沒有一點的關係。他隻想到裕發羊排場去看看到底是什麼樣的一份工作。
裕發羊排場挨著裕發河。遠遠的,他看著裕發河,心中道:“裕發河,你孤零零的流,我不知道你從哪裏流來的。你是一個妙齡的女郎,向我走來。你的臉上泛著鱗光,是你的笑容嗎?曾經,你走入我的夢鄉!”岸上的榆樹和柳樹錯落有致的站在預發河的兩岸,守衛者這個可愛的姑娘。在稍遠的地方,還能看見楊樹趟子,這楊樹趟子是從個楊樹屯延伸過來的吧?一定是的,它們都屬於三北防護林網。
讀高中的時候,一到端午節,同學們結夥來到裕發河邊踏青,全城的男男女女、大人小孩也都出來踏青。憋了一冬的城裏人,可以到郊外透口氣了,和大自然親密接觸接觸。城裏人的春天寫在日曆牌上,他們對春天的感受的神經是不靈敏的。踏青的城裏人,似螞蟻一樣,到處都是。這很煞風景,哪裏是踏青,說踏人倒比較貼切!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我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而設。屈原在端午節這天跳汨羅江自盡。人們為了不讓魚蝦啃食大詩人的遺體,在這天包粽子,往河裏扔粽子喂魚。現在,這個習俗演變成人吃粽子了,多少人能記起屈原這個茬呢?
故地重遊,勾起他的回憶。回憶,隻是一些碎片。王守道在這裏呆了五年。他在閑逛蕩的時候,差不多走遍了這個北中國的小縣城的角角落落。他不費勁就找到了裕發羊排場。過了裕發橋,左拐,靠道邊有個磚牆大院,鐵大門衝南開,東大門垛掛塊白底黑字豎條木牌,木牌是規規整整的宋體大字:濱北縣裕發食品有限公司。他心裏說:“這就是所謂的裕發羊排場了。”
進了工場大院,迎麵是個圓形大水池。水池台上貼著淺藍色瓷磚。他進院裏沒走幾步,背後有個聲音喊住了他:“欸,找誰,幹啥的?”王守道收住了腳步,往右回頭看,從門西小房中走出一個40歲左右的穿製服的男人,邊說邊把一個橫開的本舉了舉:“登記!”
登記本上有這樣幾個項目要填:姓名、性別、年齡、找何部門、進場時間、出場時間、單位或住址。
王守道老老實實的填好了。他問門衛:“你好,大哥,找工作上哪個部門呀?”
門衛拿過本放好,說從樓梯口上二樓左拐第一個門。在二樓樓梯口處,有兩排鞋架子,擺滿了男人和女人的鞋子。鞋架子擺不下,就順著鞋架子一字擺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