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長安行--血戰鋼鋸嶺(1 / 1)

這幾天西安看了一部叫做血戰鋼鋸嶺的美國電影,很難想象這是一部因為愛情而前去觀看的電影,好吧,我必須承認我的愛情一點都不浪漫,否則怎麼會兩個人手拉手去觀看一部血腥的戰爭片呢!

言歸正傳,這部以聖經為開篇的戰爭片一開始就吸引了我,主人公多斯那本殘破的聖經與不可殺人的信仰,與日本士兵高喊天皇萬歲不懼死亡的情節,讓我們洞悉了此劇的主題,死亡與生命、戰爭與和平的深刻對立,以及人生命的脆弱與寶貴,當然還有偉大與悲哀的強烈對比。

這個由真實故事改編的影片,足以讓所有中國人包括每天高喊打倒美帝國主義的中國人動容,離開電影院回去之後,我查閱了主人公原型的資料,他是一個拒絕服兵役的美軍士兵,我很難想象中國的解放軍能夠允許士兵不拿槍的場麵,也很難想象解放軍容許非共產主義信仰存在的場麵。對比國內塑造的英雄,遠的如邱少雲、黃繼光,近的如前段時間拍攝的那部公然踐踏人類文明的《我的戰爭》,其他的再比如“手撕鬼子”那種形似食物名稱的影視作品我則連提都不想提。我們所有的英雄都是不怕死、勇於犧牲、塑造出我軍威武、敵軍蠢蛋的形象,都是在號召人們去死亡,號召人們熱愛戰爭,號召人們為共產主義獻出生命,搞的我們的執政黨就像法西斯那樣視人民生命如草芥。而美國的戰爭片,幾乎清一色都是反戰的,都是體現對生命的尊重以及對和平的向往,在對待生命態度的對比下,中美本身的差異凸顯出來,美國是一個有政府的國家,而中國則是一個有國家的政府。主人公在救人的過程中,不斷的向上帝祈禱:“讓我再救一個”,我雖然不是基督徒,但是此刻我很願意相信上帝的存在,相信上帝對人命的垂憐。

如手撕鬼子那樣的大餐,我們根本看不到抗戰的慘烈,看到的隻有打鬼子是很好玩的,那種血肉橫飛,士兵的腿、腸子、胳膊炸上天空的場麵我們根本看不到,我們明白中國的導演承受著政治壓力,但是如果你不能拍真正的抗戰就不要拍,千萬不要拿這種胡說八道的作品侮辱那場神聖的民族戰爭,前幾天看了一部《東方主戰場》,楊慧敏跨過日軍封鎖給八百壯士送國旗竟然變成了冒死遊過蘇州河說了幾句無關緊要的話,政府如此害怕看到那麵帶領中國人走出苦難的旗幟到底是為什麼,看來中國共產黨根本沒有從改朝換代的舊思維中擺脫出來,張靈甫夜奪張古山竟然變成了一個從來沒有聽過的軍官做的,無非就是因為孟良崮上張靈甫將軍的冤魂還在,如果你不能拍就不要拍,千萬不要篡改。這種對抗戰先烈赤裸裸的侮辱如果持續下去,我們還有什麼資格說日本人不承認曆史呢!

有些憤青可能又要說永之崇洋媚外了,可是美國對於我,是異國,是外人,中國對於我是祖國,是自己人,對外人自然是取長補短,對自己人自然是謙虛學習了。如果我國人同胞不明此理,國富民強自是吹噓。

總而言之,英雄應該是推動人類公義之進步,誰都畏懼死亡,英雄也是怕死的,隻是英雄的命獻給了公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