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京——最後的帝國
在沈陽中街,有一座氣勢恢宏,富含滿族特色的宮殿建築群,據稱是國內唯一兩個保存完整的宮殿建築群,另一個所有人都知道,是BJ故宮,而這座宮殿就是沈陽故宮!
通遼一行之後,回到沈陽後我首先來到了沈陽故宮,自從愛新覺羅家族從龍椅上退了下來,更準確的說是馮玉祥把末代皇帝溥儀趕出紫禁城後,這座象征大清“龍興”的宮殿,也隨之褪下神秘的麵紗,並有幸成為我國曆史上第一個公有的博物館,隻是在半個多世紀裏,這裏豐富的文物藏品遺失殆盡,成為了沒有文物的博物院!
追溯到四百多年前,一個叫做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的女真人複興了在此三百年前的大金帝國,史稱後金。這一民族的再次崛起與西方文明的崛起幾乎同時發生,可惜的是與西方文明是顛覆性崛起想比,後金的崛起卻僅僅體現在傳統意義上,絲毫沒有進步,甚至相比於後來被他擊敗的大明都是退步的。
這是中國最後一個帝國,這是今日中國的奠定時期,其中的影響比曆史上任何一個王朝都要來的直接。在後金改稱大清之後,就注定他們將擊敗當時軍逐漸衰落的漢族政權,注定會成為中國的統治者,注定會成為中國曆史上實際疆域第二大的王朝,或者說,他與元朝都不是真正的中國,但是我們看到清朝所處的時代已經給他們打上中國的烙印,其與蒙元是絕對不同的。
薩爾滸一戰,明軍三路大軍全軍覆沒,山海關一戰,當時漢族最大的軍事力量——大順軍幾乎全部把屍體丟在了小小的一片石。這個漢民族中曇花一現的王朝太過短命,以至於在其推翻大明後仍然沒能成為漢族最後一個王朝政權,因為被其推翻的大明堅持的時間要比他長多了。
有人說,清朝是中國最後一個帝國,但從某種意義上,大明才是最後的帝國,或者說是真正的帝國!大明之後,時代的發展下,天朝強國逐漸失去閉關地位,隻要不思進取,將會很快被西方超越,因為此時的西方世界正在如火如荼的變革與擴張,而反觀大清,從其崛起後,除了在乾隆前仍然有大規模的威脅下他們還具有尚武精神外,一旦坐穩了江山,想的就隻有鞏固自己的權力了!閉關鎖國注定了鄭和下西洋這樣的壯舉被哥倫布們的探險取代,注定兩百年後,我們要把曾經口中的蠻夷稱為列強!
大清的崛起是有局限性的,他的崛起並非自身實力的強悍,而是漢民族的衰落,總體來說,其開明程度是不如大明的,雖然其擊敗了大明,但是那是有局限性的,他擊敗的是衰落或者變革中的大明,或許大明當時衰落,但是由於先進的文化、開明的政治,其是不會永遠墮落的,反之,大清雖然崛起,但不過是偶然的,由於其文化、政治的落後封閉,其強大終究會消亡,就算二百年後,我們依然看到,大清帝國的擎天柱也不是滿人,而是漢人,這無意民族批判,我們隻是在敘述事實。
無論最後的帝國是大明還是大清,紫禁城與沈陽故宮的皇帝都沒了,以後的帝國也早已消亡了,但是一個更自由、更繁榮的中國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