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見到鹹魚姑娘,大概是大一的時候,一口流利的瑪雅語言跟豆哥對話,完了我問豆哥這是誰,答曰“學姐”。然後因為豆哥學姐太多,我都數不過來,所以首次見麵就這樣匆匆結束了。期間幾次見麵都是因為豆哥浪不動了所以找鹹魚姑娘求救,然後他倆就拋下我去吃飯,對此我一直耿耿於懷。交集多的情形起始於一次不上自習的晚上,打算去吃東西,豆哥想到上次鹹魚姑娘叫了自己吃飯然後自己偷偷去浪有點不厚道,於是叫上鹹魚姑娘一起去了什麼啤酒節擼串,回來以後互相加了微信,故事就從這裏開始了。
鹹魚姑娘屬於那種介於二次元和現實生活之間的妹子,時而瘋癲,時而冷靜。冷靜的時候化身專業學霸,聽說很多同級學生的作業都要找她幫忙修改;瘋癲的時候為了某部動漫,某個動漫人物黯然神傷,我一直理解不了為什麼一個人可以為了一個動漫人物去歡笑悲傷,甚至還有線下的生日,或許這是作者或者營銷團隊的成功吧,總之對於鹹魚姑娘這種行為,我認為還是有待商榷的。鹹魚姑娘拒絕雞湯,老是喜歡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出沒,順便發一些莫名其妙的說說,長期混跡天涯知乎的她,有時候思想或許會被引導向一些偏的方向,不過這不是她的錯,隻是還缺乏一些認知。在跟我的一次談話中,鹹魚姑娘似乎明白了點什麼,於第二天早上刪掉了那條說說,對此我很欣慰。
據說一個人的性格可以根據他的做事行為看出來,鹹魚姑娘告訴我說她初高中的時候絕對屬於班裏最調皮搗蛋的那種,跟老師同學頂嘴吵架不在話下,甚至有次打碎了老師家的玻璃。看著她信誓旦旦的模樣,我實在想象不出她以前的形象,因為據我對她短時間的了解來說,她是那種典型的老好人加玻璃心性格,會因為朋友幫著說話而感動的熱淚盈眶,也會因為同學弄壞自己相機“不好意思”去要錢,舍友間有了矛盾最心軟的那個肯定是她,即便有什麼話也是埋在心裏,輕易不肯示人。這樣的姑娘有著那樣的過去,人生真是大起大落啊。
認識鹹魚姑娘以後,我的生活加入了一些很新鮮的元素,比如為某段影視作品配音,去錄音棚錄一些音效,這都是以前從來沒有經曆過得事情,既開闊了眼界,也促進了友誼。但是最開心的時候還是一起打遊戲的時候,這廝喜歡遊戲和電影,周末甚至可以哪都不去窩在床上看電影打遊戲,這也是我對她“鹹魚姑娘”稱呼的由來。不過鹹魚姑娘並不喜歡去研究一些遊戲攻略和具體的數值分析,隻是喜歡看看直播之類,或許跟許多人看到文字多就“讀不下去”的感覺是一樣的,因而遊戲水平也還有待提高,不過對於遊戲的熱情和專一程度是我所難以企及的。
當然啦,生活還得繼續,鹹魚姑娘也還得努力,據說最近開了補習班,教書育人,恩,不錯,就在我以為她即將要退出鹹魚的行列時,不料竟又推薦我一款好玩的手遊,還說看到了某某某帥哥,於是我終於知道,鹹魚姑娘還是那個鹹魚姑娘,還是那個愛哭愛笑,活出自我的率真姑娘。在此祝願我們的友誼長存,長成自己喜歡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