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的海上畫壇,錢瘦鐵先生是一個鐵漢,在國難當頭的時候,他以一己之力,頂開閘門,讓同一戰壕的戰友郭沫若歸國抗戰。而作為藝術家,他以“平生書第一、印第二、畫第三”而叱吒風雲。
從藝之初結名流
錢瘦鐵,名崖,號瘦鐵,江蘇無錫人。少年時家境貧寒。14歲入蘇州“漢貞閣”碑帖鋪當學徒。他先師從鄭文焯習書法,“漢貞閣”典藏豐富。他有機會研習石鼓文,觸及秦漢詔版、書隸宗兩漢,楷法魏晉,氣勢磅礴,得力於《張遷碑》遒勁蒼古。許多年後有人問吳湖帆先生,碑學近代何人第一?吳先生說,“碑學以錢瘦鐵先生為第一,兼其印學與畫中筆性之圓勁而有疏野之氣,均非他人可望塵及。”錢瘦鐵又拜吳昌碩學篆刻。他上溯秦漢,寓意闊達。鈍刀硬入,生拙兼之。所篆作品渾樸古茂,連氣圓潤。後從俞語霜學習繪畫,靈性獨特,所作筆墨蒼鬱,氣勢高蹈,散發出層層質樸而溫潤的韻律。有以上三個重大鋪墊,錢瘦鐵幸運地完成了從藝的第一步。19歲到上海,在吳昌碩主持的海上題襟館金石書畫會,結識了陸廉夫、王一亭、趙叔孺等名流,拉開了打拚海上畫壇的序幕。那時的錢瘦鐵,篆刻藝術已在圈內小有名氣,顯然離不開吳昌碩的關照和提攜,可是人們已將他和吳昌碩(苦鐵)、王冠山(冰鐵)合稱為“海上三鐵”。
在日本的跌宕經曆
錢瘦鐵的天賦和誌向,決定他成就學者型的藝術家。他為人處世,磊落坦蕩,這種性格始終決定著他的命運。1922年他離開上海赴日本,先在京都舉辦了個人書畫篆刻藝術展覽,隨後的日子與日本畫家橋本關雪等共同組織解衣社書畫會。這時,他才二十多歲。初到日本,觀摩學習了眾多領域的藝術走向,包括諸如西方印象派。1924年,他受上海美專劉海粟之邀,回國出任上海美術專科學校國畫係主任。又先後與孫雪泥、鄭午昌等組織了蜜蜂社、中國畫會等美術團體,並主編由生生美術公司出版的《美術生活》畫報。錢瘦鐵在上海的生活平穩溫馨,在藝術上不斷精進。轉眼至1935年,他忽然決定舉家僑居日本,個中原由不詳,可能是他認為他當時的藝術理念在日本會有更多的知音。事實也是如此,在日本《書苑》雜誌創刊時,特聘他為顧問,可見他的藝術在日本享有聲譽。兩年後,抗日戰爭爆發。錢瘦鐵的人生發生重大改變。他是真正的中國男兒,不畏強暴,大力營救郭沫若離日回國,並因此在日本飽受牢獄之苦。他的愛國之舉不僅贏得了國人讚許,同時也博得了日本友人的同情,雖經多方交涉,直到1942年方才回國。這段故事在中國現代文化史上留下了難忘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