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前言(1)(1 / 2)

中國選舉製度的改革已經在農村、城市社區、鄉鎮和基層人大代表的選舉過程中展開,經過十多年的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並在人大選舉政府官員的改革方麵也出現了許多變化。這些都表明,進一步推動中國選舉製度改革的時機已經成熟,現在是抓緊時機從法律、製度層麵推動中國選舉製度改革的時候了。從這樣的考慮出發,世界與中國研究所組織有關方麵的專家和學者對這個問題展開了深一步的研究,就選舉製度的改革提出比較詳細的意見和進一步改革的想法。基於中國選舉製度改革的目的和中國基本的文化、政治和社會條件,我們認為進一步對中國選舉製度加以研究並達到推動中國選舉實際發展的目標,要遵從民主、實踐和國際標準這三個原則來進行。我們這本書所提出來的選舉製度改革的意見就是基於這三個基本原則。從中國的實際改革需要來看,選舉製度其實就是一個選舉的程序安排和執行的問題,因此我們的中國選舉製度改革研究也將關注的重點放在程序上麵,相信隻要有一個符合上述三點基本原則的選舉程序,並且在執行中能夠實現,中國的選舉就能得到發展,民主就能得到實現。

一、中國選舉製度改革的基本原則

選舉的本身目的就是要實現民主,這是一部分人的看法;另外的看法認為選舉是一個用民主的方法來達到選擇領導人目的的過程。在這些表述中民主或者成為目標或者成為手段,這在中國的現實中都是可以接受的。但無論是哪一種看法,用民主的原則來推動選舉改革的發展是基本的原則,不然選舉製度的改革就失去了意義。

從國際標準來看,對於選舉有兩個基本的修飾詞就是民主和自由。自由所談的是選民可以在不受強迫的條件下進行選擇,而民主就是強調選舉的過程應該是競爭、公平和製度化的。因此一個真正好的選舉本身應該是民主的,其目的也是為了要發展民主。

從中國的實踐來看,各地的選舉中已經出現了很強的民主發展的意識。一般來講,在選舉製度剛開始的時候,基層群眾並不了解選舉的意義,也不相信選舉會由選民來作最後的決定,因此無論是農村的選舉、城市的選舉、鄉鎮的選舉還是人大的選舉,選民們在選舉改革的開始都對選舉持懷疑的態度。但是在選舉開展了以後,有的是經過幾輪選舉的實踐以後,有的是經過當時的事實考驗之後,許多選民相信了這些選舉製度改革,從而推動了民主選舉的深入發展。但是仍然有相當多的選舉並沒有按民主和自由的原則在推動,而是被某些人所操縱,這樣的結果就使得基層群眾對基層民主的發展失去了信心,也使得選舉失去了公信力。

對一個選舉是不是民主和自由的,主要是看選舉的程序,從選舉委員會的建立到點票的結果,這樣一個完整的過程就可以看出來選舉是民主的還是被操縱的。進行選舉製度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將選舉過程的全部程序都製度化、公開化,無論是候選人還是選民都可以從選舉的每一個過程和環節中清楚地看到這個選舉是民主的還是被操縱的。這就是選舉製度改革的一個重要目的。如果一個選舉不是民主的選舉,則不會起到推動民主發展的目的,也不會在中國的現實中解決實際存在的社會和政治問題,反而會加大既有的矛盾。

因此,做選舉製度改革課題的主要目的是讓中國選舉製度的發展符合民主發展的需要,而不是為了選舉而選舉,更不是為了搞一個假選舉而製定這樣的改革方案。

中國選舉製度的改革是在中國進行的,誰也無法否認中國的文化、曆史、社會和政治的傳統已經在影響著中國選舉的發展。因此,所謂實踐原則就是選舉製度要基於中國選舉製度改革的實踐,包括在選舉中所出現的各種各樣的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方法來進行研究。這些在實踐中產生的問題對中國選舉製度的改革提供了現實的基礎,同樣,中國選舉製度的改革也是要回到實踐中去解決選舉存在的具體問題。我們所從事的研究就是立足於回答中國選舉實踐中所出現的問題以及在中國的條件下如何推動選舉改革的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