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結合了個人實況與經曆寫成,僅代表個人見解。
首先關於阿斯伯格是什麼,本人不想多做贅述。從百度百科上麵能得到詳細的資料,若是還有疑問,請光臨阿斯伯格吧和亞斯伯格吧,可以有進一步詳細的了解。
要論就先論關於天才病的稱呼,我不得不先給各位算一筆賬,目前世界作出的統計,阿斯伯格發病率為0.07%,換算成全人類70多億人口來看,全世界的阿斯伯格數量應該接近500萬,即便全世界所有的有頭有臉的人物都是阿斯伯格,現在活著的合計出來的能上的了世界名人榜的名人不會超過20萬,以阿斯伯格的基數人口來看,成為所謂的天才的概率不超過5%,更何況這部分名人還要剔除大部分的體育明星以及演員(下麵會詳細說明),如此看來,所謂阿斯伯格是天才的概率放在全世界名人都是阿斯伯格的假設條件之下的概率,將會是另一個0.07%,以這樣的概率來看,你還認為這是天才病嗎?更何況泯然眾人矣的阿斯伯格因為社交障礙,生活更是難以如願,自卑,焦慮,憂鬱,儼然已經可以說是低人一等的存在,這樣的弱勢群體,我很難想象可以用天才來形容,相反的,用“蠢材病”來形容反而更加貼切。
你可以說,愛因斯坦,牛頓,莫紮特都疑似有阿斯伯格,但你就能論斷這是天才病了嗎,即便真的如此,從亞裏士多德等到牛頓降臨,我們等了幾千年,從牛頓到愛因斯特也有著長達300多年的空隙,這無疑是在現代存活的人的計數概率上再發展成幾代人甚至幾十代人身上,如此低下的概率,很難讓人把所有的阿斯伯格都看成天才。更何況人與人生存的環境,受的教育,接觸的人物,自身的條件都有不同,同是阿斯伯格患者,彼此也會有各種差異,問世界上能有幾個人和愛因斯坦比智商,普通的阿斯伯格長期遭受各種壓抑卻沒法發泄,連正常人的生活都難以如願。
阿斯伯格作為廣泛性發育障礙的一種,是孤獨症的一種,但很大程度上與普通的孤獨症天差地別。阿斯伯格雖然早在1944年就已經被發現,但真正立名的時間很短,直到1990年才在國際上有了明確的名字。我國關於精神類的疾病的研究曆史非常短暫,至於自閉症的診斷更是短板中的短板,關於阿斯伯格,更是許多醫師連知道都不知道了,或者僅僅是一知半解,各種混淆,舉個例子,山東精神衛生中心的兒童精神科的廖靜醫師,就認為阿斯伯格僅僅是輕微的孤獨症,並和高功能自閉症相混淆。所以要診斷阿斯伯格時,強力建議診斷前你谘詢醫師一下——普通孤獨症和阿斯伯格有什麼異同,當醫師能明確給出合理解釋時,再決定是否就診,否則隻是在浪費財力物力,得不償失。
以下是本人根據判定特征提供的個別診斷依據,僅供參考。
首先阿斯伯格是天生的,沒錯,由於各種生活壓力導致的後期性格執拗的人不是AS。阿斯伯格和普通的自閉症患者相同,除了情感障礙意外,往往伴隨著記憶障礙,此處的記憶力障礙不是指記東西比別人困難,而是關於自己人生階段的記憶出現缺失,通常一般認為阿斯伯格的患者很難回憶起三歲以前的事情,視情節嚴重,甚至4-6歲之前或者更大的歲數的事情也沒有任何記憶,對於有著還能記得二歲時候的東西的人,哪怕是模糊的,很抱歉,你不是孤獨症的概率很高。
上麵是通過記憶的判定,對大部分孤獨症基本是通用的,下麵訴說的身體能力能力方麵的狀況,之所以我先前進行數據分析時把體育明星和演員明星剔除,很大一本原因可以說是,大部分AS患者都是運動無能,成長到20多歲,偶爾碰到桌子打翻花瓶時,感覺自己是按著腦內想的正確路線走,不應該出現如此狀況的,大有人在,這點可以類比判定方麵的動作笨拙,所以籃球,足球,羽毛球等等之類的球類運動,對於AS而言可以說是幾乎不可能的任務,所以無論是過去和現在,你打球能達到正常人水準的,很大程度上可以說你跟AS無緣。也正因為如此,對動作有著各種要求的體育明細和演員明星,很少會出現AS,個別興趣使然的可能會是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