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權威調查結果表明:成年人最關注的問題主要有兩個,一個是健康問題,而另一個就是人際關係問題。
無論你從事什麼職業,學會處理人際關係,你就在成功的路上走了85%的路程,在個人幸福的路上走了99%的路程了。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當今社會,成大事者必須善於處理各種各樣的關係。
人脈資源是一種潛在的無形資產,善於經營自己的人脈,它會帶你走上命運的坦途。如果你的人脈關係中既有成功人士,又有同學老鄉,那麼,當你有喜樂尊榮時,有人為你搖旗呐喊、鼓掌喝彩;當你有事需要幫忙時,有人為你搭橋鋪路、兩肋插刀,你就能感到人脈的力量。
對於任何人來說,隻要掌握了人脈資源,必定能事半功倍。一個擁有高層次、廣範圍、深基礎的人脈網絡的人,足以超越他人,在事業上更勝一籌。如果將成功設定為十分的話,其中個人能力約占三分,人脈約占七分。
晚清政壇上炙手可熱的人物曾國藩,就是經營人脈的高手。他善於選擇朋友,借梯登高,以誠待人,寬和得眾,建立廣泛的人脈關係,借聯姻以鞏固自己的勢力,這些可以說是他成功的法寶之一。
胡雪岩,這位在晚清混亂的局勢中得以站穩腳跟的商人,正是靠著他在亂世之中方圓皆用、剛柔皆施的本領,不斷積累人脈資源,並利用它為自己的商業和人生鋪路,終於獲得了成功。
對於你的人脈網絡,隻要你善於開發,每個人都會成為你的金礦。你是如何與人相處的,你的人緣如何,你是否能得到他人認同,你是否具有強有力的人脈關係,決定了你的事業前景以及社會地位。從另一個角度也可以說:人脈就是命脈,你的命運掌握在別人手中。
《心靈雞湯》的作者馬克·漢森是一位暢銷書作家,他的作品在全世界已經暢銷5000多萬冊。有一次,他與安東尼·羅賓斯同台講演結束之後,私下請教羅賓斯,於是有了如下一段對話。
漢森問羅賓斯:“我們都在教別人成功,為什麼我的年收入才100萬美元,而你一年卻能賺進1000萬美元呢?”
羅賓斯沒有直接回答漢森的問題,而是反過來問他:“你每天跟誰混在一起?”
漢森說:“我每天都跟百萬富翁在一起。”
羅賓斯聽了一笑說:“我每天都跟千萬富翁在一起。”
一個人的品位和價值表現在與他人的交往和相處過程中。人們通過你結交的人來觀察你、判斷你,看看這些人對你的影響力有多大。所以,社會學家判斷一個人的身份,很少看他的能力,更多的是看他與什麼人交往。
生活中,我們不能缺少朋友。一個沒有良好人際關係的人,即使再有知識,再有技能,也得不到施展的空間,反而工作、事業會困難重重。你的人脈資源越豐富,你所擁有的能量就越大,也就獲得了通往財富和成功的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