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建平中共永寧縣委書記 永寧縣人大常委會主任

永寧,是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地方,也是馬列主義傳播和中國共產黨建黨最早的地區之一。

1925年,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國民聯軍馮玉祥部中共黨員宣俠父、錢清泉等人在途經今永寧縣望洪鎮、李俊鎮等地時,宣傳革命,使永寧人民受到了革命的啟蒙教育。1926年,中共寧夏特別支部在銀川成立,宣傳馬列主義和中國共產黨的主張,革命火種播及永寧地區。1942年,中共寧夏工委先後在永寧發展了王克和、朱九章、周光耀等15名中共地下黨員。他們緊緊地依靠人民群眾,堅持鬥爭,為新生的人民政權的建立作出了可歌可泣的貢獻,王克和為此而獻出了年輕的生命。

新中國成立後,永寧人民繼承光榮的革命傳統,艱苦奮鬥,奮發圖強,銳意創新,積極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和社會主義建設,國民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得到了較快發展。改革開放後,永寧人民沐浴著改革開放的春暉,在改革中發展,在發展中改革。曆屆永寧縣委、政府帶領全縣人民幹,一張藍圖繪到底,使社會、經濟、文化諸方麵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取得了偉大的成就。實踐證明,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著中國先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始終代表著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始終代表著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國共產黨永寧曆史大事記》的出版發行是永寧縣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中的一件大事。毛澤東同誌曾說:“如果不把黨的曆史搞清楚,不把黨在曆史上所走的道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辦得更好。”曆史是一麵鏡子,是一方路標。如果我們不了解黨的發展曆程,不熟悉自己的曆史,我們就會走彎路,就會犯錯誤。也許是由於這種道理的使然,抑或是由於多年輾轉於地方任職的緣故,我總是對地方黨史情有獨鍾,偏愛有加。每到一地或每任一職,都把研讀地方黨史作為知其曆史,識其民風,辨其民俗之捷徑,以求明得失、知民意,而後定方略、謀發展。為了較詳細、科學地記述黨在永寧的發展曆程,決定編輯出版《中國共產黨永寧曆史大事記》,是順應時代、挖掘人文資源、服務地方發展的有益之舉。

現在,《中國共產黨永寧曆史大事記》曆時3年多,終於付梓成帙,值得慶賀!該書資料翔實,語言樸實,實屬黨史編纂的典範之作。每一位黨員幹部,或者關心熱愛及研究黨史的同誌都值得一看,它字裏行間折射出的清醒與犀利、峻烈與洞察,足以喚起每一位讀者進行曆史與現實的思辨。該書編輯中,永寧縣黨史研究部門的編輯人員查閱文獻,實地調查,求真存實的態度和作風令我欣慰而感動,在此向參與本書編寫的編輯人員、工作人員道一聲:你們辛苦了!

回顧曆史,感慨頗多,展望未來,前程似錦。讓我們緊密地團結在黨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為建設一個經濟繁榮、社會和諧的新永寧而努力奮鬥!

是為序

2012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