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響度(1 / 2)

000年7月下旬,華夏沿海東江省省會東江市H區,音像出版社大廈8樓,一場音像製品出版資格審核正在進行。嚴格按照最高等級視聽音響工程要求裝修的審核室裏,高保真音響設備正在工作。

“就先……到這兒吧。”

兩首歌曲的間歇處,坐在審聽席中間位置上的中年男子抬了抬手,麵無表情的吩咐了一句。

工作人員立刻停止了播放。

“李部長,來一根兒。”中年男子左側坐著一位短袖襯衣的大背頭,此刻他正半轉過來微微欠身,臉上帶著一絲諂媚的笑,遞上一支軟包華夏。

“您看我們這套作品……”

眼角夾了對方一眼,李群生默默接過了香煙,心裏暗暗歎了口氣。

這家夥……真不懂規矩,試聽室裏可以吸煙嗎?

不過,對方畢竟是從社長那裏轉過來的關係,再怎麼也得給幾分麵子才行。別在試聽室裏抽煙,哪怕作品質量不夠等級,李群生原先也打算讓他過關的,反正出版社也不是靠一兩套出版製品來維係。隻是……即便李群生已經在心裏放寬了要求,剛聽過的這套作品還是不能直接讓它拿到出版許可。

就連最基本的出版要求都還沒有達到嘛,這是底線,而且這個底線也是絕對無法突破的。

如果就連這樣的作品都能順利過關上市,那他這個審核部的部長也就別想再當了。出版社裏盯著審核部這個肥差的人士大有所在,李群生怎麼也不會愚蠢到這種地步。

“榮先生,這套作品……恐怕還要回去修改一下。”心裏早有定論,不過李群生還是斟酌了一下措辭,語氣並不嚴厲。

看見榮建,也就是大背頭的眼神閃爍,似乎正想些什麼,李群生再次溫言解釋了一下:“其實也不是什麼大事,就是響度方麵有點問題。榮先生讓錄音師再把母帶調整一下,把每首歌曲的響度拉到合適的大,再把整套作品的響度拉均勻,這樣就能達到我們的出版要求了。”

李群生隻提了個最低要求,沒辦法,他怎麼也要給社長一點麵子。不過就連李群生也沒有想到,接下來榮建居然會問出這麼一個問題。

“李部長,您的響度指的是……是不是我們這套作品不夠大聲啊?那把音量放大一點不就行了嗎?”

榮建的臉上滿是疑惑,他真就是這麼想的。

李群生差點兒沒被他噎死,這樣的話居然會從一個音像製品供應商的嘴裏就這麼堂而皇之的了出來。

這種人,究竟是怎麼混進這個行業來的?

也難怪李群生會滿腹嘀咕,因為榮建這句話問得實在是太外行了。

響度,這是錄音行業、也是音像出版行業的一個專有名詞,指的是音像製品的聲音強度,每個從業人士應該都對這個指標了如指掌。從字麵上的意思來看,可以簡單的把響度認為就是音量大,實際上並不僅僅如此,它還跟聲音的強度、密度以及聽音時的心理活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比如按照實測響度其實一致的兩首歌曲,搖滾類型在聽覺感受上就肯定要強於抒情類型,這就是聽音心理對於響度方麵的影響之一。

響度問題真要詳細解可能三章內容也不完,不過就從最簡單的定義出發,一套正規的音像製品要達到出版要求,那麼響度,也就是每首作品本身音量必須達到一個最基本的強度,同時整套作品的響度盡量保持一致。至少在正常播放的時候,你不能讓聽眾明顯察覺這套作品的音量太,或者是這套作品中某一首歌曲的聲音太大。

李群生提出這樣的要求,在出版範圍當然已經低無可低了。可就是這麼低的要求,對方不僅沒有達到,而且還沒聽懂。

這就有點不像話了。

這一刻李群生真的想掉頭就走,把這套作品直接砍掉。可也就一眨眼的功夫,李群生就轉過彎來了。

怪不得前幾社長專門跑過來跟自己閑聊了幾句,看來社長也是心知肚明啊。既然社長那裏都沒有一口回絕對方,自己又何必去做這個人呢?如果因為這麼一件事跟社長之間產生齟齬,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榮先生,這個響度不光是放大音量的問題,還有聲音的強度、均衡性等指標。”李群生耐著性子又跟對方解釋了一下:“你跟錄音師一下,他會知道的。”

“那……好的好的,麻煩李部長了。”

榮建訥訥道。

兩後,上午八點半,李群生剛剛走進自己的辦公室,榮建就再次找了過來。

“李部長,您可一定要幫幫我啊,我是真的沒轍了!”榮建雙手合十拜了又拜:“這兩我找了好幾個錄音師,他們都當初錄音的時候沒搞好,現在沒辦法進行調整。是如果現在再把音量調大,低灶(底噪)什麼的都會上來,電平也不好控製,我也聽不懂這些。不過他們都了,要想徹底解決這個問題,整個東江也就隻有李部長您這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