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解決中國‘三農’問題的理論、思路與對策研究”(04ZD012)子項目、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項目(2004036487)、浙江省博士後科學基金項目(2004bsh008)、浙江省科技計劃項目“浙江農業資源環境協調發展運行機製與科技支撐體係建設”(2006C3503)等多個重要項目相結合的綜合性、階段性研究成果。

本書在寫作與研究過程中,得到了浙江大學農業現代化與農村發展研究中心(浙大“卡特”)、浙江省發展與改革委員會農業區劃辦公室、浙江省財政廳農業處、江西省人民代表大會農業和農村委員會、貴州省人民政府招商局和浙江省農科院農村發展與信息研究所等單位(或部門)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謝!在資料收集過程中,得到了慈溪、紹興、修水、武寧、畢節、威寧等縣市財政局、農業局等相關部門領導的熱情幫助,也在此表示衷心感謝!

同時還要真誠感謝浙江省發改委農業區劃辦曲建國主任,浙江省財政廳農業處蔣建建處長、王向群科長,江西省人大農委辦公室李陸前主任,江西省人大法工委黃立虎科長,貴州省投資環境考核評價工作辦公室黃道斌主任,貴州省農村綜合經濟信息中心信息管理部羅彧珩主任,浙江大學陸文聰教授、林堅教授、錢文榮教授、衛龍寶教授、楊翠迎副教授、郭紅東副教授和浙江省農科院農信所蔡鷺茵所長、徐紅玳副所長、衛新研究員等在調研、寫作與研究過程中提供的指導與幫助!

正如本書前言中所說的,圍繞農村公共物品的供給問題而開展的農村新型公共財政體係構建、創新與應用研究,是一項非常複雜的係統工程,它的難點不僅在於我國建立公共財政框架的時間短,各方麵的連續資料難以搜集和整理,而且往往因為它與農村社會經濟文化等各種複雜因素糅合在一起,所麵臨的環境既有社會經濟環境,也有社會製度環境,既有正式的製度環境,也有非正式的製度環境。所有這些都增加了問題把握的難度,為此作者做了大量的規範分析與實證調研工作,並付出了許多艱苦的努力。但由於這方麵的基礎資料不多,加之時間倉促及水平有限,研究中肯定存在著許多的遺漏與不當之處,懇請各位專家、學者批評指正。

作者

2006年6月於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