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社會主義經濟知識(2)(1 / 3)

利用傳統技術進行生產的產業。其特點是:生產技術和設備比較落後,缺乏先進科學技術指導,勞動生產率水平低,經濟效益不高,但有長期的生產傳統,積累了豐富的生產和管理經驗。包括傳統農業、傳統工業、傳統建築業、傳統運輸業、傳統郵電業等。但一般是指傳統工業,西方國家把已處於衰落過程中的一些傳統工業稱為“夕陽工業”,如鋼鐵工業、汽車工業、造船工業等。在我國傳統產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有極重要的位置,是我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基礎。在短期內還不能由新興產業所代替,所以,我們必須充分發揮傳統產業的作用,但同時還應積極運用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使傳統產業在新的技術基礎上,不斷提高經濟效益,發揮更大的作用。

直接控製

間接控製的對稱。社會主義國家對企業經濟活動的一種控製方式。就是由社會主義國家下達指令性指標,運用行政手段對企業的生產、經營和收益分配進行強製性的幹預。這種控製方式對保證國家的集中、統一領導、保證社會主義方向、保證重點任務的完成、解決緊迫問題是完全必要的。在我國舊的經濟體製下,國家管理經濟主要用直接控製的方式。其弊端是國家對企業下達的指標。任務,往往不能完全符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和市場供求的變化;對企業供、產、銷和人、財、物控製過死,企業無法根據自身情況和市場的變化靈活地進行生產和經營,嚴重地束縛了企業活力的發揮和生產力的發展。改革國家管理經濟的舊體製,主要內容是將以直接控製為主改為以間接控製為主,同時堅持必要的直接控製。

價格政策

國家對商品價格和非商品、勞務服務收費的規定和行為準則。不同的社會製度的價格政策不盡相同。資本主義社會的價格,主要是自發的由價值規律和市場供求決定的。有時國家對某些商品的價格也進行幹預,通過價格參與國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我國社會主義的價格政策是國家利用價格調整各階層以及各部門、各地區、各企業之間的經濟利益的一項經濟政策。是對國民收入有計劃地進行分配和再分配,體現了國家、集體和個人之間根本利益一致的社會主義關係。正確地製定和貫徹價格政策,對於發展社會主義經濟,滿足市場需要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以及國內的安定團結有著極重要的作用。

剪刀差

指兩種商品價格指數變動之比在統計圖上按時間序列表現為似張開的剪刀狀。主要有工業品和農業品剪刀差及製成品和原材料之間的剪刀差。通常是指工農業產品剪刀差,表現為工農業產品比價中,工業品價格高於價值、農產品價格低於價值的這種不等價交換的價格比例。

我國這種工農業產品的剪刀差,是舊社會遺留下來的。解放後,為了發展農業生產,為提高農民生活水平,鞏固工農聯盟,采取了縮小工農業產品價格剪刀差的政策。例如提高農副產品的收購價格;同時穩定和降低化肥、農藥、農業機械和供應農村的日用工業品的價格等。

基本建設

在我國,主要指國民經濟各部門增添新的固定資產從而擴大生產能力或工程效益的過程。包括工廠、礦山、鐵路、橋梁、水庫、住宅、學校、醫院等工程的建設,和機器設備、車輛、船舶的購置。基本建設的內容包括:①建築安裝;②設備安裝工程;③設備(包括需要安裝和不要安裝的)、工具、器具的購置;④其他工作,如勘察設計、征購土地、遷移居民等。基本建設按其經濟內容,可分為生產性建設和非生產性建設。按其建設性質,可分為新建、擴建、改建、恢複等。基本建設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手段。但基本建設的規模和速度過大和過快,勢必造成國民經濟的比例關係失調,使國民經濟遭受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