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黨的群眾工作的基本立場、基本觀點與基本方法(1)(1 / 3)

黨的群眾工作,是我們黨依據人民群眾是創造社會曆史的根本動力的曆史唯物主義原理,宣傳、發動、教育和組織全體人民共同從事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基礎性工作,是我們黨依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實現、維護和發展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長期性工作。

中國共產黨在八十多年的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中,逐步形成了自己從事群眾工作的基本立場、基本觀點和基本方法。在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新時期,黨的基層組織必須認真學習和掌握黨的群眾工作的基本立場、基本觀點和基本方法,結合全國各族人民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新實踐,給予創造性的發揮和運用。

(第一節)黨的群眾工作的基本立場

中國共產黨人從事群眾工作的基本立場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一刻也不脫離群眾;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而不是從個人或小集團的利益出發;向人民負責和向黨的領導機關負責的一致性;這些就是我們的出發點”。黨的一切工作都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而奮鬥的。因此,如果黨的工作中有缺點,就不怕別人批評指出,“不管是什麼人,誰向我們指出都行。隻要你說得對,我們就改正。你說的辦法對人民有好處,我們就照你的辦”。在中國社會各方麵的利益群體中,中國共產黨“除了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黨在任何時候都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眾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聯係,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係、利為民所謀,不允許任何黨員脫離群眾,淩駕於群眾之上”。共產黨人的一切言論行動,必須以合乎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最大利益,為最廣大人民群眾所擁護為最高標準。

從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立場出發,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基本立場,就是積極發揮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政黨功能,努力踐行黨的宗旨。多年來中國共產黨性質的表述,一直是“一個先鋒隊”(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一個代表”(中國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實代表)、“一個核心”(中國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在長期的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的事業中,中國共產黨始終保持自己的先進性,充分發揮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作用,充分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領導全黨為實現全國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而英勇奮鬥。

時代在發展,人民在進步。黨的十六大依據時代的發展和進步以及社會階層的變化,適應新的形勢,把過去“一個先鋒隊”、“一個代表”、“一個核心”的黨的性質的表達,發展為“一個核心”、“兩個先鋒隊”、“三個代表”,即“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一個核心”、“兩個先鋒隊”、“三個代表”的黨的性質的表述,是中國共產黨的新覺醒,它使中國共產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基本立場,有了新的時代內涵和新的時代要求。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通過發展中國先進生產力、發展中國先進文化和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途徑來實現。而且,發展中國先進生產力、發展中國先進文化與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有機統一的整體,相互聯係,相互促進。“發展先進的生產力,是發展先進文化,實現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礎條件。人民群眾是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的創造主體,也是實現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斷發展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歸根到底都是為了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不斷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一個核心”、“兩個先鋒隊”、“三個代表”的黨的性質的表述,也是中國共產黨建設的一個新的重大課題。如何使發展先進生產力、發展先進文化與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有機結合,相互聯係,相互促進,既是中國共產黨人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遇到的新課題,也是黨的基層組織群眾工作遇到的新課題。

從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的角度出發,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基本立場,就是積極發揮執政黨的執政功能,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全國各族人民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主體,人民群眾積極性、創造性的充分發揮,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成功的保證。不斷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們黨奮鬥的最根本目的。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利益,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也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黨的指導思想、性質和群眾基礎,決定了我們黨在實現共產主義的整個過程中,必須把為實現黨的崇高理想與為人民謀利益統一起來,決定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是我們黨在執政條件下必須始終遵守的根本原則。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能忘。務必使全黨繼續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繼續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始終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係、利為民所謀”,不斷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