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然,袁小二,從小就不食肉,他爹娘為這事不少煩心過,他們擔心,孩子不吃肉,怕是害了什麼隱疾,怕將來長不高,被人欺負。
袁小二,這外號,就是被別家孩子給起的,意思是貶袁然個小,但那些皮孩子,不明點了他個小,卻故意說他小弟弟小。於是,小二,小二著,就這麼叫了出來。
小二的爹娘,聽了心裏自然不好受,於是想盡了法子,得讓小二長高長壯實了。
小二不是不食肉嗎,他爹娘就餐餐蒸,煮,炸,烤,變著法子做了大魚大肉,往小二嘴裏塞。別以為,小二他們家是什麼富貴人家,他們家原本是世代貧農,直到他爹這輩,方才在城東頭的大戶張家謀了一份管家的活。說是管家,實則隻是個清潔工頭頭。下管幾個孤寡醜陋的老婆子。
張家,家大業大,連管家都分了好幾種,各管一類,按著各管事務的大小輕重緩急,各管家之間又分了不同的等級。高等級的管家是張老爺身邊的機要秘書,張家各種營生買賣都得過了他的手,於是,這再平常不過的秘書也有了天大的權力。但凡有什麼大小事務都得經過他的手上呈老爺子,一來二去,老爺子也就煩了,於是就對這秘書說了: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就給你處理了。這秘書正等著這一天呢!隻要有一點權力,就給營私舞弊創造了方便。
這二號管家就是那賬房先生了。所有的錢財得從這過,就連那大管家,想法子弄點油水,那也得,巧立名目,騙過了賬房先生的眼,才能得逞。二號管家是個苦瓜臉,他看人總是似笑非笑,有沒有好臉色全憑你心情,和氣人看他就滿臉是和氣,陰險狡猾之人看他就會覺得他永遠是怒目圓睜。
還有三號管家,管得是張家平日裏的衣時住行,可算得上是真正的傳統管家了。照理說,這應該都歸老夫人管的,可偏偏歸了映霞管。這映霞原本隻是張家普普通通一丫鬟,自從給老爺近了身,懷了孕,在張家的地位也與往日不同了。老夫人哪能不氣,可念道著自己沒能給張家添子,也就隻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其實張老爺對老夫人,不可謂不忠,那年頭三妻四妾,雖不像舊時那麼普遍,但也算稀疏平常,甚至,還有一些遺老認為三妻四妾,是中華之傳統的延續。可張老爺,卻隻娶了老夫人一妻。在傳統裏,不能生孩子的女人,那定是要休了的,但張老爺念在老夫人與他甘苦與共,從張老爺隻是一個窮書生到今日成了嶺南地區富甲一方的名門望族,老夫人可謂居功至偉。別看老夫人平日裏不語言,她年輕的時候可是嶺南地區,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大才女。再加上她父親嶺南第一鹽商,王世群的財富,那是把整個嶺南地區的公子少爺們迷得爭相與她送殷勤。可她卻偏偏選了張老爺作了夫家,這事讓他父親,王世群荒了神,覺著自己的女兒是不是害了腦子的毛病,還是給那窮書生,迷了什麼藥,竟糊塗的做出了此等荒唐的決定。
可老夫人就是要嫁給張老爺,決絕地以死相逼。她父親隻得拍腿歎氣平日裏自己嬌寵憐愛的掌上明珠如今要嫁給那張什麼連生的窮書生。這王世群一輩子從商,心中最氣惱的就是這次嫁女的事,覺得這是他一輩子做得最虧的買賣,害得他還得向四川的李家賠不事,連人家私下送來的財禮,也得加倍的還給人家,連同李家給得王家做生意上的方便也沒了。這王世群想到這,氣就不打一處來,怪女兒壞了他的好事。
老夫人那樣聰慧的人,那能不知道父親和李家私下定的親。隻怪那王世群把她的女兒培養太好,從小書就沒落下過,他隻想女兒能知書達禮,將來嫁個門當戶對的大富人家,對王家在生意上能有大長進。王世群這隻老狐狸,就是個財奴,錢他從來不嫌多。他常念道的話是:多一份錢多一條路,多一條路就多一份錢。這就算是他的經營哲學吧。這不,他就看中了四川的李家,想著把女兒嫁給李家,憑著李家在四川的勢力,順帶把王家的生意也可以帶過去。
最後逼得當時的王小姐,也隨著時下的潮流出國留了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