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多少人記得學生時代課堂黑板上掛著的勵誌標語?北緯不才,還依稀記得當年教室牆上掛著那一行今天看來隻有歎息的標語——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我們那時的標語遠沒有如今有創意,好比“這是你戰勝富二代的戰場”“生時何必久睡,死後自會長眠”。
很多人看見這樣的標語出現在新聞中都會覺得有趣,甚至勵誌,北緯卻隻能一笑而過。距離北緯當年經曆的標語的時代,時間這匹不聽話的白駒已經不知疲倦的奔跑了不知多少年。當年,一雙耐克鞋能引起全年級男生討論,女生偷瞄,如今,耐克已然成了爛大街的貨;當年,若是有一部小靈通在學校裏,它的主人必將是大哥一樣的人物,如今,蘋果也不過是學生間聯係lol的工具罷了。
衣著可以更換,工具可以更新,標語可以時尚,可學堂中最應該傳承的那一份民族的瑰寶,卻始終找不到蹤跡。哪怕時間過去10年20年,你始終戰勝不了富二代,你也始終睡不夠,因為在建造你人生的大廈時,少了混凝土中的那百折不撓的鋼筋。所以我們絕大多數人,在這個物欲橫流的黃金年代,隨風搖擺,趨炎附勢。我們白天向特權低頭,向利益下跪,晚上卻又憤憤不平,滿腹牢騷;次日天光,還是如同行屍走肉一般繼續活著,美其名曰——這就是人生。
北緯在多年前去台灣觀光,曾經在友人的幫助下進入台南一小學教室,看見了黑板上一行標語。那是一行看上去有些年頭的漂亮的隸書“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離開時我被告知,建校50餘年,這行標語從未被替換。這句話從未在北緯記憶中的任何教育階段被教授,也從未在任何教科書上出現,卻有一股莫名的親切。哦,這原來就是我們民族的傳統,我們血統裏的鋼筋。
寫這篇文前的一夜,我突然夢到了一位小學同學。記憶中對他最深的那一幕便是偉大的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公仙逝時,廣播裏實時直播著北京的悼念活動,我們全班在教室裏匝白花以寄托哀思,一對同學在教室後麵胡鬧,此君大義凜然的站起來,指著那對胡鬧的同學說出了一句讓我至今對他抬頭仰望的話語“如果沒有鄧爺爺,你們現在還能在教室裏麵鬧?鬧釧釧!”這句話從一個小學生嘴裏說出來,是需要多麼高尚的覺悟啊,北緯自知不能自比。
10多年後的一天,北緯在快餐店消費時偶然發現收營員就是這位小學同學,不過他沒有認出我來。這時卻也想起了他當年的壯舉,又聯想到台灣見聞,搖搖頭寫下了這些文字,意淫也罷,戲說也好,權當國產劇一樣拍磚吧。
這是一部虛構的**絲文,也是北緯第一部拙作,我甚至不知道能否堅持寫完它,有可能因為各種原因被太監掉。沒辦法,北緯也是**絲一族,也背負著生活的壓力,現實的海嘯鋪麵而來時,也不得不低頭,但,這句話的力量,絕不會因為我的低頭而有任何減退,這是我們的鋼筋,它在每一個我們的心頭,隻等待被我們實踐。
有製度沒道德,人活得連狗都不如
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