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前章(下)(1 / 3)

自從李氏為程氏捉了鬼的事跡被大家傳開後,所有人都對李氏心懷了幾分敬仰。看到大家都知道自己能通鬼神的事也並不害怕後,李氏對自己的本事便也不再對大家隱瞞。遇到哪家小孩晌午貪玩在野田裏丟了魂啊、哪家小兒驚風,夜裏大哭睡不著啊等等這些郎中都難以看好的怪病症的時候,大家夥都會第一時間找李氏幫忙,而李氏每次都會有求必應,熱心地為大家解決問題。就這樣,大家好像已經接受了這個全新的牛家婦人,再也沒有人把她和以前的那個普通的牛大姐或者牛大嬸聯係在一起。在這個貧苦的小村莊裏,對村民來說,法術、道行、鬼神這些事情都是神奇的存在,換句話說,那可都是神仙們才能做的事情。雖然李氏從前隻是一個平凡無奇的農婦,可是,人家那可是從閻王殿逛過一圈的!都說閻王爺鐵麵無私,去了下麵的鬼魂那可就沒一個能回來的,可是人李氏硬是從閻王殿大大方方地逛回來,不僅活蹦亂跳沒受天譴,還有了一身通天知地的本事。這種事情,除了那齊天孫大聖當年幹過,還聽過誰這麼幹過啊?

在這些落後貧苦的村民眼中,李氏儼然成了活菩薩一般的存在。可李氏對於大家給她的各種稱號並不在意,她除了幫助村民解決一些自己能應付的小事情以外,並不插手別的事情,比如:看風水、算命、解夢……但是沒有人懷疑李氏確實擁有這些能力,特別是算命的能力。大家都傳言著閻王爺當年給李氏看過那閻王殿判官手裏的生死薄,所以李氏能僅憑幾根手指頭就掐算出人間所有人的命運:何時生,何時死,何時娶親,何時生子……而李氏之所以不肯為任何人占卜算命隻是不肯向他們這些凡人泄露天機而已。在大家看來,李氏每天除了正常的忙活農活家務外,就是關著門不知道在家裏做些什麼。但是沒有任何人再去質疑她到底關著門在家做著什麼,理由很簡單:“牛大姐管的可不是人間的事情!那神仙的事情,我們這些個凡人哪能知道啊!”

李氏因為這半仙婆的稱號,在村裏的地位很高,而牛家也不再像以前那樣倍受別人欺負。老實的牛老漢走到哪裏都備受人們的尊敬,他們的孩子們也都很爭氣,一個個全都健康長成了亭亭玉立的美麗姑娘。十裏八鄉提著彩禮上門為小夥提親的媒婆們那真是想排隊都排不上號!總而言之,牛家是揚眉吐氣了,過得還算愉快,但要說到最讓牛家人開心的事情那就得數牛家風光嫁出第一個姑娘的那年,李氏又懷孕了!李氏懷孕的那年,時代開始了大的變化。村裏的窮苦人們,也因為外麵的號召挺直了腰杆自認翻身做了主人!這個默默無聞的小村莊跟著時代大喇叭的召喚下投入了火熱的生產活動中。

李氏即使懷著孕,也免不了勞動。因為,新時代的勞動人民,勞動才是最光榮的。不管是九十老嫗還是十歲頑童,都必須無條件投身勞動。就算是孕婦,也不可以那麼嬌氣。雖然勞動規矩不可以抵抗,但是村人還是憐惜李氏這個半仙婆,村長拗不過大家的求情,決定讓李氏不用下地耕種,隻是把她安排在大食堂裏做著比較輕鬆的燒火工作。就這樣,李氏每天挺著大肚子在食堂裏燒著大鍋飯。雖然沒有勞作在田裏的人辛苦,但對於習慣了從前那比較輕鬆的勞作生活的李氏來說,每天忙完活,回到家她還是會覺得身體勞累不堪。自從開始了大生產,李氏覺得自己完全沒有了自己的時間。說白點就是她不可以再一個人關起房門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這讓李氏心裏倍感焦急。一個人的時候,她總是莫名其妙的著急念叨著:“沒時間了,沒時間了……”

經曆過十月懷胎,李氏總算是熬過了坐在爐邊生火的痛苦順利產下了孩子。生產的那天,牛老漢向村長請過假後,帶著沒出嫁的三個孩子在家門口守著李氏。牛老漢擔心著老婆子,雖然這個人的魂不是自己的婆娘,但是生娃娃用的畢竟還是自己婆娘的那個身體啊!算算婆娘的肉身到今年都四十多歲了,現在每天吃著大鍋飯,平時也沒個好吃好喝的待著,這生孩子得多難啊!這樣想著,牛老漢便慌了神,他心神不寧地在院子裏走來走去,覺得站起來也不是蹲下去也不是,把四姑娘晃得夠嗆,吼道:“爹!你安靜會不行麼?你走得我眼睛都晃花了!”牛老漢被女兒吼得一點脾氣也沒有,可他又沒辦法控製自己的擔慮,最後隻好一屁股坐在屋門口悶著頭吧吧吧吧地大口抽著煙鬥。不知熬了多久,大家終於聽到一聲響亮的嬰兒的啼哭聲在屋內響起,還沒等大家意識到發生了什麼,就看到接生婆打開門,激動地衝牛老漢喊到:“老牛啊!恭喜你啊!老來得子啊!”牛老漢一下子站起來,有些措手不及:“啥?你說啥?”“半仙婆生了個帶把兒的!”聽到接生婆這麼說,牛老漢喜出望外地衝進屋裏,屋裏自己的二姑娘正抱著被紅布裹著的弟弟哄著呢,再看李氏,她正虛弱地躺在床上看著孩子們。牛老漢從姑娘手裏小心翼翼地抱過孩子掀開了紅布了看了看,嘿,還真有把兒!牛老漢一時激動的不知道說什麼好,他用力地拿胡渣下巴親了親兒子,把兒子抱到了李氏身邊滿臉興奮:“老婆子,你看,我們有兒子了!我們終於有兒子了!”牛老漢的聲音帶著哽咽,他這麼激動並不是沒有道理,牛老漢盼了大半輩子兒子卻生下了一堆姑娘使得他早就對兒子沒有什麼期望了,這下可終於把兒子盼來了,怎麼能讓他不興奮!可是李氏對這個孩子的反應卻並不像牛老漢那麼熱烈,她看了看牛老漢懷裏嬰兒稚嫩的臉龐,輕輕轉過了頭。牛老漢看到李氏對孩子這冷淡的樣子,有些詫異,轉念一想,又想到這個所謂的李氏並不是自己真正的老婆子,雖然她的確用老婆子的身體為自己生了兒子,但於情於理她都是不情願的,當然不會對自己的兒子有感情。於是牛老漢轉過頭對孩子們說,你娘累了,別吵娘休息,我們出去吧。孩子們很聽話,從牛老漢手裏接過弟弟便一起出了屋,牛老漢看到孩子們都出去了,又聽見姑娘們在外麵嘰嘰喳喳逗著弟弟的聲音,輕輕轉過頭問李氏:“老婆子,你要喝點紅糖水嗎?”李氏搖搖頭沒有看他。牛老漢又問:“那你想要吃點什麼嗎?”李氏還是盯著剛才的方向搖搖頭,沒有做聲。牛老漢接著問:“困了?”李氏重重地呼了口氣,看著牛老漢的眼睛點了點頭,於是牛老漢拍了拍李氏的手說,你辛苦了,好好休息會吧!說完牛老漢便離開李氏的床邊,在離屋前牛老漢還不忘為李氏關好門窗:“老婆子,那你好好休息下。我就不打擾你了。待會給你送吃的。”看到牛老漢關上了門,李氏皺了皺眉頭,她甚至一點也沒有表現出當媽媽的喜悅感。她看著屋頂,念叨著:“沒時間了,沒時間了,就快沒時間了……”

轉眼,十一年過去了,牛老漢和李氏已經從最初的中年農民變成了垂垂老矣的爹爹和婆婆。他們的身邊隻剩下十一歲的兒子在身邊陪著。這十一年裏,小村莊和牛老漢的家中都發生了太多的事情,剛生下兒子的那三年,一家人靠著李氏的生活上的變通和前幾年裏好不容易不斷積攢下的糧財好歹撐過了饑荒年,僥幸活了下來。可是活下去並沒有讓這個家庭變得團結。一熬過饑荒,李氏便主張讓家裏的四個姑娘全都出嫁。對農民來說,女孩出嫁並不是壞事,女大不中留,農人都有這個思想。可是,時代不同了,新時代的春風吹遍了大地山河,也吹到了這個偏遠的小村莊。姑娘們到了青春朦朧的年紀,自然早已對鄰村那些英俊的小夥子們互有愛慕之情。可是,李氏堅持不準孩子們嫁給那些小夥子而是必須嫁給自己挑選好的人家。姑娘們心中當然不甘,牛老漢雖然心疼女兒們,但是自古婚姻大事都是由母親拍板,這是老祖宗傳下來的規矩。再說,李氏換了魂的事情,女兒們是不知道的,對她們來說,李氏就是那個辛辛苦苦生養她們把她們拉扯成人的母親,所以就算是李老漢心中再多不肯,也隻得任由李氏安排女兒們的婚姻。女兒們見爹也站在娘的那邊隻好拚盡全力向李氏據理力爭要求婚姻自由,但是李氏非但不肯,反而挑近了她們出嫁的日子。最後的結局當然是孝順的姑娘們終究沒有拗過李氏的“父母之命”,含著眼淚告別了自己心愛的人,懷著對李氏****的埋怨,在幾年中紛紛遠嫁給了異地他鄉李氏為他們的好人家。

李氏對孩子們的出嫁好似沒有感情,對她來說,每個孩子的出嫁禮都是重複上個孩子離開的情景:在孩子們離家之前,李氏沒有像其他的母親一樣流著眼淚,對孩子們表現出不舍之情。離家前,孩子們按照鄉俗跪在牛老漢和李氏麵前磕頭,看到李氏的冷漠表情,她們的腦海裏不斷回想的不是爹娘養育自己的點點滴滴,而是自己剛才走出閨房時李氏在她們耳邊冷淡卻絕情的那句話:“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你嫁出了家門就永遠不準再回來!回來我一定會打斷你的腿!你就安生在婆家過吧!”如果說女兒們隻是怨母親為她們主張婚姻,那麼從母親嘴裏親口說出的這句話可真的是深深傷了女兒們的心。女兒們念著母親的絕情,出嫁後不管是逢年過節都沒有一個女兒邁進過娘家家門。女兒們偶爾實在掩不住對爹娘的思念時,也會花上好些天時間,偷偷從遠鄉的婆家跑回村裏,但她們隻敢在村口遠遠看著自己從小長到大的那座小房子,而就是這樣的小心翼翼,使得任何人都不知道她們內心裏對於爹娘深深的思念之情。她們並不是不想回家,而是她們都深深的記著李氏的那句話:“出去了就永遠別再回來!”而對於婚姻,她們唯一必須感激母親的是,母親確實給她們挑了好人家,婆家人都很好,夫君人也很好。她們總是聽到別家媳婦被婆家欺負的故事,相較於那些受盡委屈的小媳婦們,自家的婆婆是真心待自己如親生女兒般疼愛,丈夫雖然不是自己最初心愛的人,但是丈夫人很勤快,對自己和孩子也都很好。女兒們嫁的人家家境不錯,出去以後都上過掃盲班,掃盲以後,女兒們偶爾會提起筆給牛老漢寫信告訴牛老漢自己的近況。牛老漢不認字,總是在收到信後帶著掩不住的笑意顫顫巍巍地找到村裏識字的年輕人幫他念信,聽著別人給他念到女兒們都過的很好,牛老漢很欣慰,雖然見不到女兒們讓牛老漢很心酸,但是知道女兒們過得好,做的爹的也便心滿意足了。

盡管時代變革了,但是這個偏遠的小村落依然很落後,很貧窮。時代對小村最具體的改變也僅僅是村裏德高望重的陳大爺從一個說話能拍板的大爺變成了村長,每年還要出去開幾個會。但是,這幾年,大家發覺村長好像去外麵開會的時間變長變多了,以前是幾個月開一次,現在幾乎每個月他會花十多天去外麵開會,然後帶著一臉的疲憊回來。回來以後,老村長總是一句話都不說,看著大家夥的臉龐默默的抽煙。老村長的樣子,讓大家覺得很心疼,卻又無能為力,因為老村長從來不告訴大家他出去開會的內容是什麼,上麵又給出了什麼新政策,問他,他隻說:“沒事兒,好得很。”

這回,老村長出去開會比往日多了三天還沒有回來,大家都很擔心,但是轉頭一想,也許是老村長在路上耽擱了呢?一個村人去田裏做活時碰到老村長的媳婦在也田裏正忙活著,便順道問老村長的媳婦:“陳嬸,陳叔回來沒?”老村長媳婦摸了一把臉上累出的汗,說:“沒呢!也不知道搞什麼,連個電報都沒回來!”兩人正說著話呢,遠遠駛來了一輛綠色吉普車,車開到他們前麵便停下了,從車裏走下來兩個穿著很正經的人,直接走到了他們麵前,一臉嚴肅地問道:“你們認識陳裴漢嗎?”陳嬸一愣,咋咋忽忽地脫口而出:“那是我那口子啊!他咋啦?”那兩個人看著麵前的這個老婦人,冷哼了一聲,說:“陳裴漢阻撓xx!是個xxx分子!我看你也不是什麼好東西!”說完,還沒等老村長媳婦有所反應便反抓起了她的手,疼的老婦唉喲直叫。邊上的村人看到陌生人這樣欺負陳嬸可不幹了,立馬扒著抓老婦那人的手:“你放開!陳叔和陳嬸可是他們村裏的大好人,熬天災的時候沒他們我們可都得餓死啊!”沒想到邊上的那個人把村人一把扣在地上:“看來你也是個xxx啊!”

兩個人剛押著陳嬸和村人到村裏的時候,大家都很憤怒,但是看到那兩人穿的那麼體麵,還一臉狠相,肯定不是地主就是官老爺了。膽小的村民們一時也不敢隨便對他們動手,那兩人見到村民們憤怒的眼神,便從胸口口袋裏掏出了一個小布袋向大家亮出了自己的紅本本:“我們是鎮上派來的幹部,專門來泥村抓陳裴漢這樣的xxx分子的!誰阻止我們,我們就抓誰!”村裏識字的年輕人一看便咋呼起來了,哎呀!這可是鎮上派來的大官人啊!比咱村長官大好多好多倍!大家一聽,這輩子哪見過這樣的大官啊!又一聽,人家還是開車來的!泥村世代都是貧苦農民,一聽到村裏來了了不得的大官都傻眼了,哪敢反抗?大家隻好任憑兩人在村裏折騰。那兩個人找到村組織的大喇叭喊道:“陳裴漢阻止了xxxxx的旗幟在泥村飄揚,是個反xx反人民的破壞分子!我們決定撤銷他的村長職務!號召全村對他和他這樣的反對x,反對人民的牛鬼蛇神進行批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