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南部山區剿匪紀實
牛化東
1950年初,寧夏一小撮反動軍官、潛伏特務、慣匪,表麵向我軍投誠,內心卻對新生的人民政權恨之入骨。他們錯估形勢,發誓賭咒,蠢蠢欲動,與台灣蔣介石“反攻大陸”的妄言遙相呼應,妄圖重建蔣家王朝。他們不僅在政治上極其反動,而且手段極其陰險、殘忍,困獸猶鬥,破壞性極大。因此,徹底清剿這夥窮凶極惡的匪徒,是當時保衛新生人民政權的首要問題。
中共寧夏省委和省軍區黨委於1949年12月中旬及時部署了剿匪工作,決定成立同心、海原、固原剿匪指揮部,由當時的獨立一師師長黃羅斌和我(時任寧夏軍區參謀長)擔任正副指揮,率獨一師一團及騎兵連,全力清剿當時寧夏南部山區的土匪。這一地區的剿匪工作,自1950年1月開始,8月結束,曆時8個月。
匪情及我軍的部署
據當時偵察,同心、海原、固原地區共有大小股匪20餘股,計500餘眾。小至三五成群,大至近200人。如馬紹武、張海祿為兩股最大匪徒,他們左右著南部山區的匪勢,其他股匪多直接受其指使,或依仗其勢,為非作歹,魚肉百姓,甚至偷襲我寧夏軍區所屬部隊達26次,我軍傷亡170餘人。
南部山區地處陝甘寧三省交界地帶,山多溝深,地形複雜,交通閉塞。此外,當時潰散的幾萬馬鴻逵部官兵,僅丟失於民間的槍支有8000餘支。這對於熟悉地形的匪徒來說,是有利的客觀條件。但是,這夥窮凶極惡的匪徒之所以猖獗一時,還在於有以下幾點:
一、這夥匪徒是蔣馬潛伏特務、向我軍假投誠而後叛變的反動軍官、反動地主分子三位一體的反革命勢力。他們披著“保回保教”的宗教外衣,利用曆史遺留的民族不和,散布“殺回滅教”之類誣蔑我黨政策的反動宣傳,以此欺騙、蒙蔽、煽動不明真相的群眾隨之叛亂,同我軍進行所謂合法鬥爭,妄圖顛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權。
二、這夥匪徒利用自己熟悉地形之特點,建立各種秘密藏身及聯絡點,且多善於夜戰,因此他們能夠潰而不散,散而不亂。其活動範圍,除南部山區幾個縣外,還包括中衛、中寧、鹽池、靈武,以及陝北的定邊和甘肅的靖遠、環縣等。
馬紹武曾任同心、海原、固原的反共遊擊大隊長,因係同心縣回民,故稱縣中一霸。1949年7月,他率隊在固原縣王家灣打死打傷我遊擊隊戰士20餘人;8月,在甘肅省會寧縣搶劫我邊區政府長槍50餘支,打死打傷我戰士各1人;12月,馬懾於被殲,向我軍假意投誠,次年1月即叛變為匪。他糾集200餘匪徒,盤踞於同心縣高崖子西南之廟山一帶,自稱“小台灣”,公開張貼布告,效忠台灣蔣介石,反共到底,氣焰甚為囂張。
1950年1月中旬,他們先攔劫寧平公路的商運汽車,搶掠行商騾馬20餘匹,後又伏擊我軍駱駝隊,掠去33峰駱駝、2挺輕機槍、7支長槍及大量軍用物資。之後,他們又搶走高崖糧庫的小麥和麵粉各萬餘斤、飼料45石、飼草6萬餘斤。平時他們在高崖、豫旺一帶,奸淫婦女,無惡不作,受害者達50~60戶之多,致使附近百姓多棄家外逃,我區鄉政權亦受到嚴重威脅。
張海祿在同心、海原一帶糾集潰逃的國民黨散兵遊勇,占山為王。1950年3月,在我軍清剿馬紹武之後,他漏網逃竄於同心和固原交界一帶,收攏馬之殘匪,並與海原慣匪李彥良、楊伯義合並,號稱擁兵500,實為200餘眾,編為1個團,下轄8個隊,張自任團長。他們活動於同心縣西的黃穀川、南米溝等地,每到一地,將國民黨的青天白日旗一插,胡說什麼他們是“保回保教”的仁義軍及共產黨要“殺回滅教”,妄圖挑撥民族關係,誣蔑我黨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此匪更為陰險的一著是,他們有時還假惺惺地將搶劫物資分給不明真相的群眾,聲稱他們是專搶公家東西、不擾百姓的仁義軍,以此迷惑群眾,收買人心。他們強迫阿訇為他們造輿論,宣稱搶公家東西無罪。由此可見,這是一股比馬紹武更具有煽動性、欺騙性的政治土匪。
根據上述匪情,我們製定了集中力量,重點打擊馬、張二匪的方案,具體操作是先打馬,後打張。
省委對剿匪工作十分重視。潘自力書記在聽取我們彙報後指出:“軍事清剿、政治爭取與充分發動群眾三者相結合,乃是剿匪的根本方法。”他針對同心、海原、固原係回民聚居及匪徒披著宗教外衣活動的特點,特別指出要把貫徹執行黨的民族政策,尊重回族的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揭露敵人的陰謀和謠言,作為充分發動群眾及分化瓦解匪徒的政治爭取工作的中心。他還引喻古代諸葛亮“七擒孟獲”的曆史故事,告訴我們要做艱苦細致的政治爭取工作,盡量爭取多數,才能孤立和狠狠打擊極少數反動匪徒,從而達到根絕匪患。
根據省委和省軍區黨委的指示,我和黃羅斌於1950年1月下旬來到靈武獨立一師一團駐地,作好戰前準備,選擇時機,待命出發。
奔襲廟口 痛殲馬匪
1月25日,我們偵察到馬紹武一夥正在廟山集結,立即決定出其不意奔襲廟山匪巢,來個一鍋端。次日晚,我們乘夜色從靈武出發,避開公路,繞東山根的荒蕪山路連夜急行軍,於27日拂曉趕到了豫旺地區,即隱蔽在山村休息,並封鎖消息。我們用兩個夜晚急行200餘裏,按時接近了廟山。
我們原計劃從東、西、北三麵包抄廟山,但因地形不熟,即在距廟山不遠的王家團莊找了3個當地百姓做向導。不料,這3個人中,有兩人是通匪的。他們帶我們部隊轉來轉去,結果3路人馬都彙集到一個地點——廟山的西北方向,向導也溜走了。此時,天色微明,山上土匪發現我們後,憑借有利地形和工事,首先向我們攻擊。
原來我們擔心馬匪立即逃竄,而今卻負隅頑抗,正合我意。黃羅斌令炮兵立即摧毀馬匪的指揮所,騎兵則迅速向廟山東南方向迂回堵截,一營和二營分兩路向南、北兩側延伸包圍。炮兵連裏有個日本籍炮手,自告奮勇向黃師長說:“我保證3炮就端掉它!”黃笑著說:“別說3炮,就是10炮打掉它,我也給你記一大功!”說罷,轟!轟!轟!好準,果然3炮就摧毀了馬匪指揮部。匪徙們頓時一窩蜂似的倉皇逃竄,我輕重機槍和衝鋒槍掃向匪群。戰鬥3小時,共擊斃匪徒30餘,擊傷20餘人,活捉10餘人。從俘虜中得知,匪首馬紹武和中隊長李成富被擊傷潛逃,其殘匪一部由馬青雲、李少俊帶領逃向高崖西地區,一部由郝福祥帶領逃向豫旺方向。為了不給馬匪以喘息之機,我們立刻封鎖了交通要道,並挨村逐戶地進行搜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