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現實的醜小鴨(1 / 2)

深夜寂靜,月光皎潔,月色透過兩旁聳立茂密的香樟樹,稀疏斑駁地灑落在地址舊陋的小巷裏。

暗夜的巷子,漆黑詭譎。周圍都是塌房貧僚,居群雜得亂。洶酒滋事、搶劫打鬧的事窮出不齊,讓人誠惶誠恐的。居戶們的活動一般到了十點以後便大都閉門不出,若非不得已,也會叫上幾個成群外出,畢竟一個人獨出實在是太危險、也太冒險。

但是,總有一個人是例外的。有一個女孩就敢在籠罩著詭譎危險的夜裏獨自遊蕩。

仇小雅,一個如寂夜般靜謐淡然的女孩,拉聳著腦袋,雙手合抱著幾本大而厚的書本,鬆懈、散懶地閑遊在漆黑無人的巷子裏。

對於黑暗她並不恐懼,相反,她依戀黑暗,又或者說黑暗才是她的棲息地。因為黑暗中的陰沉才能將她塵封的傷痛掩埋,黑暗中的靜謐才能讓她像秋天悄然旋落的殘葉回歸塵土的寂靜。

在人們眼中,她是孤獨寂靜的,她屬於黑暗的陰森,她的周圍層層陰霾晦暗在氤氳著。當一個人很孤單很無助,想要得到力量可是不知道如何麵對的時候,黑暗就成為寂寞的崇尚,孤獨的依賴。當你崇拜黑暗是因為你通過黑暗減少更多的傷害。

所以就像正義自在人心一樣,黑暗也自在人心。看你的內心如何認為黑暗每個人的定義都不一樣。

而她的靈魂,在暗夜裏真實,在光亮中萎縮。

十八歲的仇小雅是淺漠淡然的,跟許多同齡人崇尚刺激前衛的放浪生活不同,她卻獨樂於窩在自已的小窩處裏悠然自得。她喜歡平靜安然、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生活,決不為任何人,任何事情逗留。一切跟隨著心走,當心到了哪裏下站,她就在哪裏佇留。一切是那樣的理所當然。

這條陰暗散發著詭譎的小巷是仇小雅每天上下學的必經之路。她並沒有像大多數人一樣因為這裏的治安差、環境惡劣而搬遷,而是一如際往的住下來,掐指一算,在這裏也度過了三個年頭了。即使如此,這裏的人對她來說卻是陌生的。陌生到忽略他們的存在,由此她知道了,她有的隻是自已,也僅有自已。

一如既往的回到住所,她便卸下所有的偽裝做回自已。仰攤在床上,身體很累,心也很累,實在應該洗個澡,可她就是想這樣靜靜地躺著,不想動。一直以來就有個煩惱繞住她的心,最近越趨的嚴重。

究竟這樣蹉跎下去有什麼意思呢?現在的她越來越厭倦這樣的學習生活,這並不是她想要的,她有個大膽的想法,寧願犧牲高考去完成她的夢。轉眼一想便又不敢。讀大學是熱愛讀書卻因貧困而沒有上過大學的媽媽常在耳邊告誡,灌輸給她的思想。

記得小時候,她便老愛伏在媽媽的腿上仰著頭皺著眉地抱怨著:“媽媽,我什麼時候才能不讀書啊。”

媽媽就會撫平她皺著的眉頭笑問道:“為什麼小雅不喜歡讀書啊,媽媽想知道原因。”

“在課堂上學的東西都沒有用,我不喜歡也不感興趣,還不如把時間用來做自已喜歡做的事。媽媽,我不要讀書好不好?”小小的仇小雅用她的白皙的小手拉著媽媽哀求著。

而媽媽總會慧心溫柔在撫撫她柔順的長發,撫撫她白皙嫩滑的臉龐,輕輕地在她耳邊說道:“記得小時候媽媽家裏很窮,兄弟姐妹們就有七八個多,別說是上學讀書,就連吃飯都成個問題。可媽媽卻非常的愛讀書,外公知道後並沒有阻止,反而鼓勵支持說這家就應該出個大學生讓人瞧瞧。當時媽媽很感動,那可是個重男輕女的年代,可外公卻如此的開明,疼愛。所以媽媽便在心裏下定決定一定要好好讀書,考上大學為家爭光爭榮。就在媽媽要高考前即,外公卻因病去逝,這使原本拮據的家庭越加的貧窮,迫於現實,媽媽沒辦法放棄自已的理想,放棄外公的期望,選擇了外出打工,這是媽媽這輩子最大的遺憾,所以媽媽希望小雅能幫媽媽完成外公的期望,我們這家就應該出個大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