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注意到一些學者的文章說到了這個時候了,我不認可這個觀點,如果不采取這麼大的措施,不分類指導,這個時候就到不了的。我注意到有些同誌也充分肯定到區域發展戰略文件的作用,說好像到了一個拐點,我不相信前十年就沒有到拐點,突然到了這五年就到了拐點?我不讚成。但是我也注意到很多同誌充分肯定區域政策的作用。為什麼我要說這句話?包括剛才王金山同誌講的,我覺得這幾年深入推進西部開發我們的政策力度不僅沒有降低,是大大提升的,不要把政策僅僅看作是減免幾個稅,政策有多個層麵,包括先行先試,構築一些特殊的區域發展的平台,比如說這幾年,我們在西部構築了多少個平台,它的推動力是很大的。另外,現在的政策不是一般說稅收弄到15%或者10%,而是針對各個地方的實際出台一些特殊的政策,支持這個地方發展,發揮比較優勢,這個份量是大大提高了。比如說我們出台的寧夏的文件、內蒙的文件,包括貴州的文件,針對性都很強,如果仔細算一下文件給的各種政策、各種各樣優惠的待遇、各種各樣的實驗平台,少說也是幾十個之多,而每一個的含金量是不可以用百億來計算的,所以這一點我也跟同誌們說一下,其實西部政策的力度是很大的。
關於西部大開發下一步怎麼推進?我簡單說幾個觀點:
一是西部的任務麵臨的是趕和轉的雙重任務,前些年主要是趕,這個趕,既包括速度上的趕,也包括其他方麵實質性要進一步實現跨越,跟進東部,縮小差距。這幾年從速度的角度基本上解決了,我們現在考慮的是怎麼鞏固這個好的形勢,弄不好,可能發生逆轉,現在西部的速度快,如果沒有相應跟進的話,很可能東部又快了,所以我們要不斷地夯實。但是我們麵臨新的任務就是轉變發展方式,轉變發展模式,轉變我們發展的質量,從主要以追求速度為主最後實現科學發展,這個任務是東部麵臨的,同時也是我們西部麵臨的。所以,這兩個任務對於西部來講就需要疊加,在東部三十年走兩個過程完成的,我們西部要通過一個過程完成,而西部是有條件的,因為我們後發,後發是可以走捷徑的。但是走捷徑不等於你的任務就比人家輕,相應的還比人家艱巨,因為你擁有的資源和要素有比較優勢,但是你也有弱勢,特別是導致我們科學發展和轉變發展方式這方麵的要素和資源你比較短缺,比如說人才、科技,這就是直接影響到我們轉結構、轉模式和搞科學發展的,不是幾個資源累積就可以解決的問題。所以,可以走捷徑,但是任務非常艱巨。它的任務是雙重的,雙重又變成單一的過程、統一的過程。
二是對西部的發展,我們促進西部跨越式發展、西部敢於轉,把它的路走的好的舉措,應該是雙管齊下:一是繼續加大政策力度,二是立足於發揮自身的比較優勢。所以,對西部和東部甚至跟中部,我們都有所區別,就是西部國家的支持力度一定要棒,一定要把這個作為重要的方麵。跟東部不一樣,東部現在更多的是給你一種權力,不再給你多少優惠政策,但是西部不一樣,西部還要給予足夠的政策來支持。現在西部有很多省份非常窮,像雲南、貴州、甘肅,甘肅的貧困程度超過整個國家20多個點,現在新的標準調整以後,20萬貧困人口,甘肅所有的相關指標基本都排在後五位。雲南、貴州都非常差,這樣的地方光靠它自主發展是不夠的,或者它實現不了跨越。所以,第二個方麵就是要發揮自主挖潛,也就是內部潛力,內部潛力是什麼?隻有發揮比較優勢它才能實現跨越。跟別人同構的東西你不可能搞過別人,要發揮比較優勢,而比較優勢是效益,是市場,是先機,也是競爭力,而比較優勢是別人奪不過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