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卷《神話驚現》 楔子(1 / 2)

話說神界,有東西方之分,是為東方神界和西方神界,東方神界以天帝為首,居住於昆侖山之巔。

上古時期,刑天與天帝爭神,天帝大敗刑天,誅刑天常羊之山,然此戰雖勝,昆侖神界卻從此頹敗。

時至玉帝執掌神界,魔尊山海蛟號稱神王,出世作亂,斷昆侖神脈,致使昆侖神力外泄。當世唯一真龍為保護神脈,舍己金身化為鞏固神脈,從此龍脈斷絕。真龍死後,龍族至寶龍珠一分為十,散落四方。經此一難,昆侖神界日益衰落,玉帝感昆侖之頹敗,遂令天工神匠修建天庭,舉神界搬遷天庭。

時至堯舜大洪水時代,擁有龍族血統的小鯉魚敖天出世,被太古洪荒上神選中成為龍脈傳人,經曆千難萬險,曆時十三載找齊十顆龍珠。同時,大禹治水開鑿出龍門。敖天攜十顆龍珠跨越龍門,化身成龍,繼承了龍脈。山海蛟再次出世,率領群妖諸魔進攻天庭,撞毀天山天脈,敖天將其擊殺於東海之濱後,敖天仿效真龍之舉,以金身化天脈支撐天庭,天庭遂得以安穩。敖天死後,遺有九子降世,各得龍珠一顆,玉帝冊封他們為各地龍神,守衛江河湖海。

三次浩劫大亂之後,時間算是緩和地走過近三千年。一日,太上老君閑暇無事,卜得一卦:一個叫做楊天浩的凡人將會給天庭帶來一場新的浩劫。玉帝甚為重視,立即廣布三界緝拿楊天浩,瞬間陰間擠滿一大堆名叫楊天浩的鬼魂,世間再無名叫楊天浩的人。玉帝以為浩劫已經遏止,遂漸漸忘了此事。

某一天,來自西方神界的神使倉皇跑來告知,西方神界被來曆不明的天外來客攻占,即將打到東方神界。一問原由,原來是天外來客在尋找一個叫楊天浩的人。玉帝震驚,世間名叫楊天浩的人都已經死絕,為何天劫還是發生了?

果不其然,沒過幾天,敖天之女慕君帶著一個叫楊天浩的凡人出現在天庭,同時她也帶來一個壞消息——天外來客已經複活了山海蛟等一眾妖魔,即將攜手大舉進攻天庭……

卍卐卍卐卍

此時的凡間,正值大唐安史之亂年間。數年來的兵荒馬亂,人們飽受苦難,什麼樣的情景沒見過,卻從未見過如此可怕的場麵:莽莽蒼穹,烏雲密布,天昏地暗,處處電閃雷鳴,狂風怒號,神州大地皆是這一番景象!

這可怕的景象已經持續了一個多月,誰人不駭?但誰也不知道為什麼會有這種景象。

在都城長安附近的一個小山村裏,村民們對這種景象已經習以為常。這一天,天空忽然傳來一聲震耳欲聾的巨響,隨之強光一閃,一個黑影突破重重烏雲,往地麵直直墜落。村民們頓時被這奇觀景象所吸引,紛紛駐足抬頭仰望。黑影從村子的上空迅速掠過,墜落在村子後麵不遠處的林子裏,劃出一帶長長的火林。

這一景象震驚了全村人,膽怯者以為天災降臨,嚇得躲回了家;好事者獵奇心強,紛紛往村後跑去。

進入林子裏,有好幾位村民不小心被燃燒倒下的樹木砸死,但還是阻擋不了大家的好奇心。來到現場,村民們赫然被眼前的景象所驚呆,眼前好一條又長又寬又深的溝壑,順著溝壑望其末端看去,體形是凡人數十倍的天兵倒在那裏,旁邊倒著哀鳴的天馬,兩翼皆已折斷。

村民們既害怕又好奇,紛紛拿起石頭樹枝小心翼翼地走近,未待靠近,天兵一口鮮血噴出,“嘩!”最前麵的幾位村民倒黴地被這口瓢潑血雨衝倒,其餘人惡心的紛紛後退,卻沒有逃跑的。

“咻!”天上一道強烈的光束穿透烏雲,正好射中天兵的心窩,同時伴有一聲聲淒慘的叫聲,強光射瞎了來看熱鬧的村民們的眼睛。

此刻,天兵頓覺心口一股劇痛,渾身難以動彈,微微低頭一看,雙腿已經石化,正向上身蔓延。他艱難地抬起雙手,眼睜睜地看著十指慢慢石化,在狂風的卷拂下,化作了一粒粒黃沙,隨風飄散。

風卷黃沙直上雲霄,穿越重重烏雲,來到南天門外。此刻南天門外狂風怒吼,電閃雷鳴,正在進行著一場驚天動地的神魔大戰。

眾天兵騎著天馬,眾妖魔駕禦魔獸,在重雲之間馳騁交戰。天兵個個鬥誌昂揚,誓死護衛天庭;妖魔個個血性邪煞,群起奮擊,好生激烈!在這亂戰之中,還有駕駛著飛碟飛船、與妖魔一夥的天外來客,他們飛快地穿梭在眾天兵之間,精準地對準天兵們射擊。天兵們急忙躲閃,他們知道一旦被這會飛鐵塊的法寶擊中將會灰飛煙滅。結果這樣一味的躲閃使得他們處於被動趨勢,交困之時,眾雷公電母率領雷部諸神踏雲飛來,各種雷電法器祭起,形成了一張天雷電網,一些飛碟飛船被雷電擊中,轟然爆炸!

靈霄殿內,眾武神已經全部派出,隻剩下一眾文神陪著玉帝幹等著急。他們聽著南天門外傳來的陣陣爆炸聲,或交頭接耳,或連連膽顫,或搖頭歎息:“天劫!天劫!”

玉帝斜靠著龍椅,凝眉閉目,右手杵在龍頭扶手上,手指不停地揉著眉頭,他的臉上寫滿了不安和憤怒。南天門外傳來的陣陣爆炸聲讓他的心越來越煩躁,忽然天兵來報:“稟陛下,天外來客及諸魔已經攻至五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