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氏是個喜歡幹淨的人,屋裏一向是打理的井井有條,若是看見這屋裏被小寶翻得亂七八糟的樣子,估計又不知道要嘮叨多久了。
紅袖無奈的看了看一屋子的狼藉,隻能認命的過去收拾收拾,順便將小寶身上的衣服換下來。
裝扮完畢之後,蔣紅袖帶著小寶就朝著鎮上去了。
要去鎮上,勢必要先將她放在山上晾曬存儲的東西都給準備一下,都送到鎮上去。
距離棗樹村最近的鎮子,是翻過一座山頭之後的白馬鎮。
紅袖經常去的那個小山包,雖然不算是什麼大山,但是若是走過的話,也是需要一定的距離的,更何況山路並不好走,還要心疼磨壞了自己的鞋子,所以莊戶人家更加喜歡繞過那個山包,從另一側的平坦路上走。
紅袖就是抓住了這一點,所以平日裏若是去賣東西的話,一般都是走山上。
這一次也自然不例外,隻是小寶才三歲,自己這個小身板也不過還不到十歲,兩個小孩子,實在是不適合朝著那邊跑,什麼豺狼虎豹倒是沒有,但是草根樹藤什麼的,也是一個威脅不是?
所以紅袖猶豫了一下。
鎖上門之後,終於還是蹲下身子來,對著小寶道:“小寶,咱們從山上過吧?咱小寶還沒有從翻過那個山呢?”
小寶順著紅袖指著的手看了一眼,頓時興奮的點點頭道:“好,從山上過。”
紅袖一笑,牽著小寶的手朝著與大路截然不同的方向走去。
小寶還小,就算是去過幾回鎮上,也記不得了,隻知道那裏有好吃的,而每次過去的時候,蔣氏自然不會帶著他走山上的。
所以一路上顯得很高興。
蔣紅袖他們家住的比較靠近這邊的山腳,但是還不是最近的,最近的那麼幾處,應該算是孟家和張家了。
這個張家並不是紅袖繼父的張家,因為棗樹村的姓氏比較少,姓張的都能占據一半了。所以姓張不奇怪。
這個張家算是棗樹村或者說是附近十裏八村都能排上號的富裕人家。不過在紅袖看來,也不過是比人家的日子好過了那麼一點而已,比照普遍生活不好的貧窮人家,才能顯示出來的一點富裕。
而讓人值得說道的是,這個張家在鎮上和縣裏都有鋪子,鎮上的那一家紅袖見過,是一個成衣鋪子,據說張家的張大年是個會點裁縫手藝的,當初張大年娶得媳婦,也算是家裏有點家底的,陪嫁的東西多。兩人成婚之後一合計,然後又借了點錢,最後就撐起了一個小鋪子。不知道是不是手藝不錯的原因,反正這些年來估計也賺了不少錢,不然也不會又在縣裏開了一家了。
張雲峰就是張大年的二兒子,大兒子張雲良是個念書的,據說常年在縣裏學習,順道的看著鋪子,就算是現在年紀都十七八歲了,也沒有提起成親的事兒。一家人也不著急,倒是讓外麵的人惦記了很長時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