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戶人家沒有什麼好吃的,一年到頭就算不是吃糠咽菜,但是依照張家的生活水平,也不過是村裏的中等,每日最多就是能夠維持溫飽而已,而前去赴席,就代表著有了一頓極好的飯菜可以吃,而且還不是一般的好飯菜,那是比過年的年夜飯更加豐盛的。所以,每次到了這個時候,張翠雯都會前去找張老太太說事兒,其目的不過就是想要讓讓張老太太過來壓著蔣氏而已。
再加上蔣氏是個做媳婦的,就算是再不願意,也不想要為了一頓吃食和老太太杠上,不光是後娘難為,更是覺得若是傳出去,到時候對自家女兒的名聲不好,所以,每次都會妥協。
也正是因為這樣,蔣紅袖進入這個家裏接近四年的時間,跟著蔣氏去赴席的次數卻沒有一次。
蔣氏也曾經說過讓兩個孩子都去,卻被張老太太教訓了:“拿了幾文錢,就拖家帶口的去吃飯,也不怕人家笑話,都是一家的親戚鄉裏的,咋就整天想著占人家便宜咧?哼,花花腸子這麼多,敢敗壞我們張家的名聲,你給我等著瞧。”
哼,莊戶人家赴席,可不就是幾文錢一家人過去四五個?張老太太為人刻薄、說話厲害,不光是棗樹村,就是附近的幾個村子都是有名的,這個時候倒是顯得實誠了,顧忌體麵了。可是作為晚輩,蔣氏明知道她是故意的,也隻能忍氣吞聲了。自然,蔣紅袖自是樂的自在,不願意麵對那些三姑六婆帶著深意的提問。
作為一個拖油瓶,蔣紅袖可是那些人眼中的八卦對象,躲避那些人還來不及呢,幹嘛還非要上趕著呢?
按照平日裏的猜測,過不了多久,蔣氏就會麵色通紅,眼睛噙著淚水的過來找紅袖,然後告訴她,不能跟著去赴席的‘噩耗’。
蔣紅袖跑到床邊,從床底下翻出來一個小布包,有些破爛的布包像是被老鼠咬過一般,一個一個不規則的破洞在上麵,都快沒有囫圇的地方了。
一層一層的打開,蔣紅袖從裏麵翻出兩本破舊的書籍來。看了看,最後拿過其中的一本,另一本放好,再將布包裹上,最後才放到床底。
知道娘那邊還需要一點時間,伴隨著爭吵的聲音,蔣紅袖躺在床上,翻開那書,開始認真的看起來。
這是蔣紅袖前幾日從蔣偉那裏得到的,蔣紅袖的奶奶是個認識字的,估計年輕的時候還有過一段故事,不過蔣家隻有蔣紅袖的父親一根獨苗,其他的都是同宗之人,算不上至親,世世代代沒有出過蔣家村。會寫字的人也少,蔣紅袖的父親也是個不願意認字的,而蔣紅袖的哥哥,蔣偉,卻是很喜歡認字,在蔣奶奶的幫助下,也認識了不少的字。蔣奶奶便將年輕的時候珍藏了很多的書籍都給蔣偉了。這兩本就是蔣紅袖朝蔣偉要來的。
雖然來了大半年了,不過蔣紅袖還是沒有摸清到底這個年代是哪個時代,她自問不算是中國曆史統統知道,但是卻沒有聽過現今的朝代,不過反正知道那些也沒有多大的用處,就她自己的學識而言,隻是覺得這個朝代和宋代有些相似,不過那些玉米、紅薯之類的,倒是都已經出現了。就算是很像宋朝,估計也是後期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