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4章 關於經濟社會形勢分析(4)(1 / 3)

所謂區域現代化,就是以一個特大或大城市為中心,以若幹個中小城市為紐帶,帶動一片小城鎮,帶動實現了規模經營的農村,實現城鄉協調發展。現在的北京、天津、唐山、大連、鞍山、沈陽地區,煙台、青島、濰坊地區,上海、南京、杭州地區,珠海、廣州、深圳地區,福州、泉州、廈門地區,已經可以看到這種區域現代化的雛形了。這些現代化區域正在由東向西、由南向北推進。

就全國來說,第一步已經普遍實現了;第二步在發達地區也基本實現了,正在向中西部推進;第三步也在實現中,如果這幾年戶籍製度等改革能夠順利推行,第三步將在2000年左右在東部沿海地區實現。

這條農村現代化發展道路,是中國農民在黨的領導下,依靠自己的力量開辟出來的。這是前人從來沒有走過的路,這是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道路。它避免了羊吃人、血與火的過程,避免了兩極分化、淪為無產者的過程。這是具有世界曆史意義的一場社會大變革。

這條道路最終能否走得通,我看取決於兩條:一是在地方上要有強有力的領導班子,敢於和善於堅持這條道路,堅韌不拔地走下去,一步步前進;二是要有順暢的改革開放的大環境,舍此,僅靠地方無力回天。因此,沒有整個國家的現代化,也就沒有農村的現代化,而農村不現代化,全國的現代化也不可能實現。現在就已經遇到問題了,由於農村改革成功在前,城市改革相對滯後,並且效果又不很理想,所以這十多年來,總的政策是向城市傾斜的,農業投入下降了,工農業產品價格剪刀差也擴大了,再加上流通領域改革不力,少了趕、多了砍的問題沒有得到根本解決。養雞生蛋的不如倒蛋的;養豬的不如殺豬的,殺豬的不如賣豬肉的;種菜的不如販菜的。這就打擊了農民生產積極性,特別是生產糧棉油糖等主要農產品的積極性,糧棉生產徘徊,供給出了問題。

現在,全國總的改革、發展形勢是好的,連續3年GNP增長速度超過10%,世界為之矚目。經濟工作會議決定對國有大中型企業實行集中攻關,這個難題解決了,我們的整個現代化進程將更上一層樓,反過來又會促進農村現代化的發展,使兩翼齊飛,最終走上城鄉一體、城鄉融合的道路。前景是樂觀的。

(三)晉江的經驗

我們這次研討會是中國農村發展道路(晉江)研討會。我們幾家發起單位,春天就決定開這個會議。晉江在農村發展道路上創造了第一流的成績,走出了一條貫徹中央改革開放方針、符合晉江市情的道路,有很多經驗值得總結和推廣。這些經驗的總結和推廣,對推動當前農村的全麵發展是很有意義的。

大家來了,聽了施書記的報告、介紹,看了省、地、市三級總結的材料,實地參觀考察了青陽、陳埭、安海等5個鎮的狀況,都有了較深刻的印象,都覺得好。晉江到底好在哪裏,晉江的經驗主要是什麼?晉江模式、晉江道路到底指的是什麼?今年春天,我們在這裏考察了一周,我當時提了以下四個問題一是晉江人多地少,地也不好,原來是個高產窮縣,為什麼短短15年功夫,就發生了如此巨大的變化,走過了別人一般要走數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路,靠的是什麼二是按一般的規律,經濟基數越大,發展速度越慢,為什麼晉江市越發展,發展的速度越快三是80年代初晉江創造了晉江模式,走在全國前麵。現在全國農村城市化、農村經濟社會協調發展遇到了難題。晉江在城市化、在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方麵又走在頭裏,為什麼四是全國各地區大多數縣市的發展一般都是時起時伏的,而晉江始終保持持續、穩定、協調、快速的發展,為什麼對於這些問題,這次會上,許多同誌都講了話,從不同的側麵做了回答。今天我們從中國農村發展道路的角度來看晉江的經驗,晉江的道路,我想主要有以下幾點1.找到了一條正確的符合市情的發展道路

以市場經濟為導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從本身的實際情況出發,揚長避短,揚長補短,自己創造條件,實現了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城市社會轉化,實現了從計劃經濟體製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轉化。

10多年來,他們從學習人家開始,實行包產到戶,以後及時利用本地優勢,以“三閑”起家,大力發展鄉鎮企業,創造了以聯戶辦為主的晉江模式,逐漸走到了全國前列。近幾年又在辦工業小區,進行基礎設施建設,掀起了建設小城鎮的高潮。這是符合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因此發展得很順。這樣大的發展,這樣大規模的建設,再過幾年,晉江的麵貌又會有一個大的改變晉江的經濟社會又會有一個大的飛躍。

2.有一個以市委為核心的好的領導班子

晉江有好的條件,可以打台胞、僑胞的牌,有傳統的經商精神,有位居沿海、靠近廈門等大城市的優勢。但是,這些好條件要有人來利用,要有人帶頭,要有人領路。這個帶頭領路的人就是晉江市委。這個市委班子,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集體;不是一屆,而是改革開放以來的連續四屆正如鬱昭同誌說的,不是一屆否定一屆,而是一屆繼承一屆,後一屆在前一屆的基礎上繼續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