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目標鎖定,開火。”艾瑞克側身一扭,迅速調整方位,已最快的速度瞄準、開火。
“砰!咻——,嘩啦!”7.62口徑的狙擊子彈,正中目標,外麵的機槍手的腦袋瞬間爆炸,變成了一具無頭屍體。
“繼續前進,GO。”武裝分子依然在指揮部隊衝上來。一個武裝分子大喊一聲,準備去接手機槍,卻被艾瑞克又是一槍擊斃。
但還是有幾個武裝分子帶領著一個小隊鑽進了醫院主樓。武裝分子的直升機掩護完突擊小組進入目標所在大樓之後,把飛行高度拉升然後向後撤退了一段距離。
“夥計們,他們正在趕來,我們該去打發他們了。分散陣型,上吧。”林銳把手中的煙叼在嘴上,提起放在地上的AK47步槍,換上了一個圓形彈鼓。AK係列的標準彈匣容量為30發,但這是供輕機槍使用的大容量彈匣和彈鼓,75發的容量已經足夠使用。他帶著弟兄們大步往大樓唯一進出的方向走去。
剩下的幾人也沒有猶豫,立刻起身跟了上去!
那些武裝分子采用的也是分散陣型。一般來說,分散陣型要求陣型盡可能分散。通常情況下,至少有兩個人會在門附近戒備,但其他隊員會與入口保持距離,尋找隱蔽的射擊位置,以提供360度的警戒火力。當小隊開始執行突入程序時,所有的小隊成員都會迅速突入門內。
這種陣型可以讓小隊更不容易受到自動火力的攻擊,無論敵方火力是來自樓上的窗戶,相鄰的建築,亦或是穿過目標房間的牆壁。一個密集的陣型也更容易受到手榴彈和爆炸物陷阱的攻擊。考慮到自動武器的威脅愈演愈烈,分散陣型變得更加重要。
分散陣型對於在開闊地帶機動或向入口機動的情況顯得尤為重要。有些單位堅持在移動中采用緊湊的攻擊隊形,小隊成員幾乎相互接觸。這種密集的陣型不僅更容易受到火力攻擊,而且使移動變得更加緩慢和困難,當隊員彼此靠得很近時,他們更有可能撞到對方,絆倒對方或被對方擋住射界。正所謂一人踉蹌,全隊遲滯。
“CQB戰術,這幫家夥不是菜鳥,來者不善啊?”快馬低聲道。
bsp; Quarter Battle簡稱為CQB,即室內近距離戰鬥,是各國軍方及警方的突擊隊、反恐怖特種部隊等等特勤單位配合當今的環境需要發展出來的一種戰鬥技巧及戰術模式,以應付城市中不斷蔓延的恐怖活動、犯罪以及特種作戰的需要。
這套戰鬥技巧和戰術與傳統的野戰、叢林作戰等完全不同,而且多應用在敵人指揮部、大樓、民居、小巷等室內狹小環境,所以這種戰術稱為“室內近距離戰鬥”,但並不是所有在室內所發生的戰鬥都稱為CQB。
一般特勤單位會依任務特性將人員做適當的編組,如:攻擊、支援、狙擊、破壞、封鎖等等。
攻擊組是整個執行CQB作戰的核心成員,也是決定任務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在,所以攻擊組大多是整個特勤單位的精銳所組成。以兩個為最小單位,以四個人為一個攻擊組最為合適,依任務需要可同時出動數組攻擊組。
支援組負責攻擊組傷亡的替補、接手監控攻擊組所逮捕的疑犯等等。
狙擊組由特勤隊中槍法如神而且經驗豐富的隊員擔任,負責監視現場環境。並隨時與攻擊組指揮官及任務指揮官保持聯係,以便由需要時立即作出火力支援及現場監控,並視情況運用手中的武器限製疑犯的活動空間。通常執行一個任務都會有兩組以上的狙擊組占領製高點,方便監察現場環境,負責擔任現場狙擊的任務。
每個狙擊組大多由兩人組成,一名是射手,負責狙擊;一名為副射手,負責掩護、警戒、射程及疑犯位置等情報的提供、射手的傷亡替補等等。
破壞組負責掃除妨礙行動路線的障礙物,如牆、上鎖的門、鐵閘鐵網等等。除個人裝備及槍械外,另外並配備撞門錘、破門槍、電鋸、炸藥等破壞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