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是炎炎夏日,但是山中依然涼爽的很。昨日下了一場小雨,空氣異常清新,聞著都有種甘甜的味道,多吸幾口都覺得會身輕體健,益壽延年。
閑來無事,師徒三人坐在河邊釣魚,身後不遠處還有三個小家夥在負責起火做飯,這些都是山魈新收的徒弟。一個月前,楊燁淩和王天寶已經作為山魈的第四代弟子正式出師了,隻是現在還沒得去處,暫時陪在山魈身邊,順帶著幫師傅帶一下小師弟。
山魈突發感慨,便問楊燁淩進山幾年了。楊燁淩本想說:“弟子本來懵懂,不知多少時節。隻記得灶下無火,常去山後打柴,見一山好桃樹,我在那裏吃了三次飽桃矣。”但是想到山魈那沙包大的拳頭,還是選擇老老實實地回答問題。
“回師傅,進山快三年半了。”
“好快啊!”
“是的,好快啊!”
師徒二人很沒營養的一問一答,惹得王天寶在一旁直翻白眼,下意識的嗤了一聲。
“你嗤個屁啊!”
山魈和王天寶說話立馬就變了腔調,嚇得王天寶渾身一哆嗦。
“師傅,我有句話憋了好久了,為什麼您和我說話的時候總是這麼粗俗?”
“因為你就是個俗人。”
山魈隨口就回了一句,看似敷衍,實則確有深意。
在王天寶聽來,師傅是在埋怨他明明是個修行人,卻天天想著榮華富貴,兒女情長,不思進取,俗不可耐。
而在山魈看來,這個俗卻還有另一層意思。
楊燁淩不是俗人。
楊燁淩說話不俗,雖說隻有十歲上下,但是行事沉穩,思維縝密,全不像這個年紀的孩子。更特別的卻是他的修行,別人都是凝弦之後再煉體,一層層遞進,王天寶便走的這個路子。楊燁淩卻是凝弦之時便已經開始了,而且煉體要比旁人更加徹底,單弦境凝弦成功後身體條件便和處在金剛界時的王天寶不相上下。
自從解決了凝弦的問題後,楊燁淩還發現自己凝弦後的修行速度竟比一般人還要快些,雖然入門比王天寶晚了半年,但是兄弟二人卻幾乎是前後腳跨入了三弦境。
按照現有的境界判斷規則,楊燁淩和王天寶都是剛入三弦境,但是他卻要比王天寶強上太多,有時候山魈會認為他已是三弦境後期。
山魈對這個問題研究過很久,也沒得出個所以然來,最後就是不了了之,有個如此厲害的徒弟,高興還來不及,還整天思考個甚啊!
“待會兒回去,你們兄弟兩個收拾一下,拿著這個玉牌,明天到鳳鳴關報到。”
山魈語氣平穩,就像在說家常,但是其他二人聽到耳朵裏卻像是炸雷一般。
清淨堂隸屬於軍部,當然便要為軍隊培養人才。按照規定,出師的弟子便會分配到各地軍隊中接受鍛煉,逐漸完成與所在部隊的磨合,最終形成這支部隊中不可或缺的戰力。
這個磨合的過程可長可短,長的需要三五年,短的一年半載就有人嶄露頭角,成為真正的少年英雄,為世人傳頌,被萬眾敬仰。這樣的故事,兄弟二人不知聽了多少,做夢都想早點進入軍隊,成為敵人的夢魘,成為國家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