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野人導師(1 / 2)

修行人不缺錢,他們真的視金錢如糞土。

他們如果從善,自有無數的凡人前來供奉;他們如果作惡,財富積累瞬間便可完成。

修行人最看重的是修行人本身。

世間能修行的人很稀缺,物以稀為貴,所以各大宗派,包括清淨堂均在凡間撒下大量耳目尋找能夠修行的人。找到的好苗子也分三六九等,年紀越小,天資越高,自然越值錢。

楊老大因為天資不佳,很難在清淨堂裏混出個結果來,所以幹脆隱了身份,回到老家當起了耳目。平常就是以生意打掩護,大部分時間則以文安縣為圓點,在周圍各縣進行走訪,凡是天資聰慧,頗具靈氣的小孩都在他的觀察範圍。

但是搜索了幾年也沒有什麼大的進展,隻是三年前偶然碰到了一個隱修,無門無派,借著楊老大的路子算是投靠了朝廷。雖然清淨堂也給了不少的獎勵,但是楊老大依然是不開心。

直到楊燁淩進入的他的視線,他便突然有了一種感覺,自己的機會來了。楊燁淩很聰明,但是他最大的不同並不是聰明,而是你能從他身上感受到一種極為特殊的靈性。如果不是楊老大親自檢查,他甚至都錯認為楊燁淩已經被其他人發現,暗中教授修行功法了。

同樣按照千年來流傳的規矩,在漫長的等待後,楊燁淩六歲那年,楊老大終於找到機會說出了自己的真實身份,並把楊燁淩成功引入了修行世界。

至於為何要等到六歲後方能修行,據說和六道輪回有關。所謂六道,即天道、人道、阿修羅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一切有情,皆以諸欲因緣,自作自受,如車輪回轉不已,生死於六條道趣,接受製裁。

當年古神規定六歲之後方可修行,一是身體成長需要時間,二是取六道輪回之意,告誡眾人有因必有果,隻有勤修苦練,始終如一,方能不斷精進,脫離六道輪回之苦。

兩天後,楊老大從深潭中遊出,換了身幹淨的衣服便準備返程。同來時相比,他的身邊多了兩個銀色的金屬盒和一個布袋。布袋裏裝滿了金幣,兩個金屬盒才是清淨堂對他的真正獎勵。楊燁淩確實天資不凡,清淨堂論功行賞,便給了這兩盒丹藥。有了這些丹藥,三年內可保楊老大進入三弦境。

對於資質一般,苦苦不得寸進的楊老大來說,這無疑是天大的賞賜。

楊老大摸了摸揣在懷裏的兩個鐵盒子,回頭看了一眼,眼光仿佛穿過大山,直接看到了山後的神秘世界。在他的心裏一直有一根弦在繃著,他不知道把楊燁淩引入修行界到底是對還是錯。在凡人眼裏,修行者都是無限風光,但是其中的甘苦隻有他們自己明白。

楊老大在一線天的兩邊放了兩塊幹淨了白布,從一個盒子裏小心的取出了幾枚紫色的丹藥,平均放在兩塊白布上。

“那孩子是我的族中晚輩,這一走不知道什麼時候還能再來,今後就拜托兩位兄弟代為照顧了。”